1、电力电子装置的主要类型:AC/DC、DC/DC、DC/AC、AC/AC、静态开关
2、器件特点
电力二极管:由于存在结电容,有反向恢复时间,在未恢复阻断能力之前,相当于
短路状态
晶闸管:电流型器件。擎住电流IL,触发后,当IA>IL撤除Ig,仍导通。
维持电流IH,当IA 电力三极管:电流型器件。二次击穿,当Uce超过超过集电极额定电压后,发生正向 雪崩击穿,Ic剧增,称为一次击穿。一次击穿后如不及时限流,大的集 电结功耗会造成局部过热,导致三极管等效电阻减小,Ic再次急剧上上 升,管子瞬时过热烧毁,称为二次击穿。 电力场效应管:电压型器件。单极性导电,开关速度快,常工作在高频方式,存在 寄生体二极管D,有反向恢复过程,易引起管子损坏。导通电阻有正 的温度系数,便于并联使用(易于均流) IGBT:电压型器件。MOSFET与双极晶体管构成的复合管,无二次击穿,有擎住效应。 达到擎住电流后,IGBT失去控制能力。解决办法:工作电流不超过规定最大 值,并尽量减小du/dt值。 3、器件缓冲电路 主要作用:抑制开关器件的di/dt、du/dt,改变开关轨迹,减少开关损耗,使之工 作在安全工作区内。 分类:无极性、有极性、复合型 RCD关断缓冲电路(P14) 电容选择:原则1:按总损耗为最小确定电容值 原则2:按临界缓冲计算电容 电阻选择:1、器件最小导通时间应大于电容的放电时间常数 2、电容的最大电流与工作电流之和不超过器件额定值,为防振荡,采用 无感电阻 二极管选择:要求快速回复,耐受瞬时大电流,耐压高,一般选用快速恢复二极管。 4、保护技术 保护的类型:过电流保护、输出过压保护、输入瞬态电压抑制、输入欠压保护、过 温保护、器件控制极保护(P19重点,清楚其中各元件的作用。) 1、线性电源与开关电源的区别:线性电源管子工作在线性放大区,开关电源工作在 开关模式 2、开关电源的基本组成:1.开关电源输入环节,(输入浪涌电流的抑制:限流电阻 加开关、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2.功率变换电路(P23):拓扑结构,Buck、Boost、BuckBoost 正激、反激、推挽、半桥、全桥(带隔离变压器) 重点掌握前5种的工作原理,波形绘制很重要 3.控制及保护电路:控制主要方式是PWM,又分为电压控制 模式和峰值电流控制模式 3、反激变换器:开关管导通时电源将电能转为磁能储存在电感(变压器)中,当开 关管关断时再将磁能变为电能传送到负载(那么应该知道正激变换器了吧) 单端变换器:变压器磁通仅在单方向变化 4、重点掌握单端反激开关电源(P27) 工作模式:连续和不连续,两种模式输出电压表达式(输入公式困难,自己看书) 第三章逆变器 1、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机构:半桥式、全桥式、推挽式(P55) 2、半桥电压利用率低,仅为直流母线电压一半,但其可以利用两个大电容自动补偿不对称波形,这是其一大优点。 3、全桥和推挽电压利用率均为半桥2倍,但存在变压器直流不平衡的问题 4、推挽的主要优点是电压损失小,只有单管压降。而且两个开关管的驱动可以共用,驱动电路简单。 5正弦脉宽调制(SPWM):利用面积冲量等效的原理获得谐波含量很小的正弦电压输出,其谐波主要分布在载波频率以及载波频率的整数倍附近。 5、SPWM类型:单极性SPWM,双极性SPWM,单极性倍频SPWM 6、怎样区分单极性与双极性:(简单)看输出半周期内脉冲是否正负交替 7、单级倍频的有点:Uab存在三种电平(哪三种因该知道吧),电压脉动幅度比双极性低一倍,相同开关频率下输出SPWM脉动频率单极性倍频比双极性高一倍(单极倍频为载波频率两倍,双极性为载波频率),有利于猴急滤波。 8、会分析什么时候产生什么样的驱动信号,那些管子导通,输出什么样的波形。 9、什么是载波比什么是调制比(自己找一下答案比较好) 10、输出电压表达式:幅值=直流侧电压调制比。有效值又是什么样的 11、直流偏磁问题:由于逆变电压中出现直流分量,使变压器磁芯的工作磁滞回线 中心偏离了坐标原点,正反向脉冲磁过程中工作状态不对称,使得变压器正负半周传输的能量不平衡,称为直流偏磁现象。 12、哪些变换电路存在直流偏磁现象:全桥变换一般存在,半桥变换利用两个大电 容自动补偿不对称波形,不存在。 13、直流偏磁危害:造成变压器磁芯单向饱和,励磁电流急增,威胁器件的安全运 行。同时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发生严重畸变。 14、直流偏磁产生原因:控制系统的电源电压或元件参数引起三角载波或正弦调制 波正、负半周不对称 15、抗不平衡措施:分静态、动态。静态:严格挑选器件,注意驱动电路一致性动态:模拟补偿、数字适时补偿 16、辅助电源:为控制电路、检测电路、驱动电路等供电 17、感应加热电源:先将市电整流,在逆变为高频交流给感应线圈供电。分为串联 谐振和并联谐振两种。其功率调节是靠调节工作频率来实现的,在谐振点附近时负载等效阻抗最低,电流大,功率亦大。提高频率后阻抗增加,电流减小,功率减小。 第四章不间断UPS 1、UPS定义: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是指当交流输入电源(习惯称为市电)发生异常或断电时,还能继续向负载供电,并能保证供电质量,使负载供电不受影响的装置。 2、UPS的类型:后备式、双变换在线式、在线互动式、Delta变换式 3、后备式原理:原理框图(P95) 市电正常时,充电器给蓄电池充电,市电经过滤波、稳压后向负载供电 市电异常(含掉电)时,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向负载供电 特点:1、市电—电池转换时,输出电压有转换时间 2、供电品质不高 3、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4、双变换在线式原理:原理框图(重点掌握P95) 市电正常时,市电经AC/DC,DC/AC两次变换后给负载供电 市电故障时,由蓄电池经DC/AC变换供电 只有当逆变器故障时,才通过装换开关切换,市电直接旁路给负载供电 特点:市电—电池切换时,可实现零时间切换 供电品质高,结构复杂,成本高、效率低 5、在线互动式: 市电正常时,UPS逆变器工作在整流状态,向电池充电,市电通过智能调压直接向负载供电 市电掉电后,逆变器转为逆变状态,电池通过逆变器向负载供电 特点:1、市电—电池转换时,输出电压有转换时间 2、供电品质较低 3、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6、Delta变换式 只对输出电压的差值进行调整和补偿 特点:1、市电—电池转换时,可实现零切换时间 2、供电品质高 3、前端变换器功率等级较低 4、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低于双变换在线式UPS)、效率高 7、蓄电池的基本性能指标(P106): 放电终止电压:表示电池不允许再放出电能时的电压,通常为1.75V/单格。放电率:放电至终止电压的电流大小或时间快慢。可用放电电流或放电时间表示。容量: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来表示,单位为安时(Ah) 放电电流:就是电池的输出电流 8、逆变、市电切换 a.机械接触器:可以防止电弧,但不能很好解决对后级负载不间断、无扰动供电b.静态开关:零时间切换,但是有管耗 c.混合式开关:同时导通实现不间断供电,但可能产生环流 9、输出滤波:作用是滤除逆变桥输出SPWM波中的谐波分量。由于输出脉宽调制波中的谐波主要分布在开关频率附近,选取LC滤波器的谐振频率满足(P113式4-5) 10、同步锁相组成: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 1、四象限斩波调速(重点分析P135) 各象限运行时的工作原理,各管的通断状态(对照书上进行分析,图不好贴) 2、具有中间环节的DC/DC变换器 为什么采用具有中间变换环节的变换形式:输入输出电压悬殊,采用具有中间高频环节的变换形式,经高频变压器实现降压或升压 工作原理:直流输入电压经输入滤波后加到半桥式逆变器电路上,逆变后的方波经高频变压器降压,再经二极管不空整流,得到低压直流电压。输出电压通过闭环控制逆变器的PWM信号,达到电压的控制,实现电压稳定输出。 3、TL494锯齿波形成(P141):频率由5端和6端电容、电阻决定f=1.1/RC(知道1.1 是都少吗Ln3,想到什么了吗)。5端产生锯齿波 4、TL494的脉宽控制原理(P141,结合图5.11进行分析) 1、交流调功器:调节输出功率,对电压,电流没有严格要求。 2、交流调功器的控制模式:过零触发半周波控制(定周期/变周期)、调相触发控制 3、过零触发半周波控制:将交流电源每N个电压半周定为一个调节周期T,在该调节 周期内调节导通电压半周的个数M来调节输出功率。 特点:负载得到的电压(电流)波形总是完整的正弦波,避免了电流的瞬时冲击, 功率因数高,但负载电流存在频率低于基频的次谐波分量,应用范围受限 制,且调节周期较长。 4、调相触发控制:以每个交流电压半周为调节周期,通过调节晶闸管的导通相位角 进行调功。 特点:负载的电压(电流)是缺角正弦波,功率因数差,且存在高次谐波,对电网 和无线电波会产生射频干扰 5、谐振型逆变器(有可能会画波形) 主电路结构:1.串联谐振逆变电路。 2.电容分压电路(可增强电路承受冲击负载的能力P168) 3.移相调压(使得逆变电压可控P168) 6、400Hz谐振型逆变器实例分析 总体构成(P169图6.19): 1浪涌抑制电路(启动电阻R97,接触器JC) 2输入滤波电路(滤波电感L01电容C1-C4) 3移相全桥电路(Q1、Q2、Q3、Q4以及开关器件的RCD缓冲电路) 4主变压器、 5反馈变压器、 6桥臂直通保护电路(上下桥臂直通时,触发QE、QF,强制关断Q2、Q4) 第七章电力系统用电力电子装置 1、阻抗补偿方案(P175):1.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2.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晶闸管触发角90-180) 3.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CSC 2、电压源变流器补偿方案:1.无功功率发生器2.开关型串联基波电压补偿 3、谐波危害:公用电网、电缆、用电设备、继电器接触器、电气仪表、环境电磁干 扰、电网局部谐振等(P181) 3、无源滤波器的缺点:1.受参数影响; 2.消除特定次谐波; 3.与无功补偿、调压要求难以协调 4、有源滤波器(APF)的原理:针对电网中非线性负载,检测其谐波电流,作为电流指令控制一个与电网并联的电流发生源,使之输出电流跟踪指令电流,该电流源就提供了非线性负载所需的谐波电流,电网只需提供基波电流。 5、有源滤波器拓扑结构:串联型、并联型、混合型,其变流器分电压型和电流型 6、直流输电基本原理:包括直流输电线和两个换流站,一站工作在整流,一站工作在逆变,功率从整流站向逆变站传送。直流输电系统通过调节换流器的触发控制 角,将两端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极性同时反向,实现输送功率翻转。 7、直流输电主接线方式:双极方式、单极大地回线方式、单极金属回线方式、单极 双极线并联大地回线 8、直流输电有点:1.方便电网互联 2.线路造价低,功耗小 3.适宜远距离输电 9、直流输电缺点:1、换流装置价格昂贵,结构复杂 2、消耗无功功率 3、产生谐波 4、控制装置复杂 10、直流输电适用场合:1、与距离大功率输电 2、海底电缆隔海输电 3、出线走廊拥挤地区 4、两大系统互联或不同频率电网连接 11、直流输电的控制和调节:稳态直流电流表达式(P193) 明显从式中可以看出改变那些量可以改变直流电流 1、形成电磁干扰的条件: 1.向外发送电磁干扰的源——噪声源 2.传递干扰的途径——噪声耦合和辐射 3.承受电磁干扰的客体——受扰设备 2、常用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1.用电路和器件抑制电磁干扰 2.滤波 3.屏蔽 4.布线 5.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