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了课题后,让学生去查找有关客家山歌的资料,并为课题设计表格,但是目标不明确,过了两周,让各小组,轮流汇报却让我失望。由于没有明确的调查题目,学生在网络上盲目地寻找,有的小组什么也没找到。我清醒地意识到:应给学生一个方向,定出调查题目。于是,给学生定下了以下几个题目:1、说说客家山歌的产生;2、说说客家山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源流;3、按客家山歌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几种4、说说客家山歌的特点;5、说说客家山歌的较集中的传播区;6、如何将客家山歌推向一个高的层次;7、搜集有关客家山歌歌手演出信息,并说出有名的山歌王。当第二次让各小组轮流汇报时,效果甚佳。课题确定后,就要求分小组进行活动,每小组应选一名小组长,组织小组活动,当时我随意点了每小组组长,结果,有的小组长不负责,不热心,没有组织能力,导致小组没有行动。后来,再向学生讲明组长的要求、职责和义务之后,让各小组同学自己推举组长,同学之间彼此了解,所以推举的组长果然出色。课研活动结束了,虽然有些地方留下了遗憾,但是,对学生而言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和研究探究的体验。对教师而言是转变教育观念,教师不再以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学术权威的形象出现。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这个学习过程,也是促进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