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实习报告

关于实习报告

2024-06-2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关于实习报告

关于到公司实习报告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径10708′至11115′,北纬3657′至3934′,地处陕甘宁XX(区)接壤地带。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榆林市是陕北的主要交通枢纽,现已成为是晋、陕、蒙接壤区重要中心城市,国家级历史名城,也是国家批准的能源化工基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的重要源头。

榆林市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榆林开XX位于榆林市区西南郊,距市中心5Km,新机场17Km,火车站3Km;神延铁路擦境而过,210国道纵穿南北,榆靖高XX、陕蒙高XX和307高XX与开发区联通。交通十分便捷。主供水源地尤家峁水库与开发区相连。煤、气、油、盐四大资源就地供给,发展制造业条件得天独厚。

榆林市辖1区11县,总人口351.63万,其中农业人口292.73万。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是陕西面积最大的一个市。

榆林历史悠久。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XX、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宋以后,分属北宋、西夏及金。明朝设榆林卫,素有“九边重镇”之称。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

19__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销三边分区,设榆林分区,管辖榆林、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六县。19__年5月成立绥德、榆林两个专区。19__年改为榆林XX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9__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20__年7月1日,榆林XX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

近几年榆林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二位,成为西部经济强市。已经形成了能源、化工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20__年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06%、

4.50%和12.13%,油气当量占全国油气当量的6.47%,成为全国第一产能大市,发展势头迅猛,具备建成中国经济强市的发展潜力和基础。

20__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02.31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09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860.78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371.44亿元,增长17.2%。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5.4%、66.1%和28.5%。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38906元,比上年增加3791元。

2010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756.67亿元,增长18.3%,增速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5.46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收入达到400亿元,增长3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5亿元,增长37.7%,增速居全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545元和5113元,增长18.1%和23.9%,增速均居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6.24亿元,增长18.8%。

榆林市城区供热区热源概况

一、集中供热热源

榆林市城区现状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为南郊、XX和北郊三座热电厂及银沙小区锅炉房。

1、南郊XX厂

南郊XX厂前身为公司,始建于19__年,19__年,该公司实施热电联产,成为榆林市首家集中供热电厂,总装机容量为6万千瓦。为更好地保障城区居民集中供热,南郊XX厂20__年建设了两台130吨的煤粉锅炉;拆除了原有的两台75吨的链条

式锅炉和一台75吨循环硫化床;现南郊XX厂配备三台锅炉四台汽轮机,三台锅炉为一台150t/h煤粉炉和二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汽轮机为一台25MW发电机组、二台12MW发电机组和1台6MW发电机组,总设计供热抽汽能力为200t/h。

南郊XX厂供热区域为南至开XX、北起钟楼巷、东至上郡路两侧,西至榆溪河。南郊供热范围的供热由公司负责,于19__年开始实施,截至20__年底,公司已拥有2个供热总站,16个供热小站,供热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热用户12000户。

2、电厂

电厂位于榆林经济开发区草海则新XX,于20__年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2_50MW供热发电机组,配备2台240t/h的煤粉锅炉,设计供热抽汽能力为200t/h。

目前开发区已建成城市供热主管网23公里,小区换热站12座,现状供热面积为250万平方米。

3、北郊热电厂

榆林市北郊XX地处榆林市北郊红山XX,于20__年8月建成投运,装机容量为2_50MW供热发电机组,配备2台260t/h的煤粉锅炉,年发电量可达8亿度,设计供热抽汽能力为300t/h。

目前北郊热电厂现状供热面积为100万平方米。

4、银沙小区集中锅炉房

20__年建成银沙小区集中锅炉房供热站,设计规模为二台29兆MW热水锅炉,现状安装1台29MW锅炉,实现供热面积为33万平方米能力,计划于今年再安装1台29MW锅炉。

五、城市不同热源类型所占份额

据以上统计数据的汇总,榆林市城区各热源类型所供采暖面积

占总采暖面积的比例见下表:

不同热源类型所占比例统计表

榆林市热网现状

榆林市现状供热管网均为高温热水供热管网,并配套建设有换热站。

南郊供热范围的供热由公司负责,于19__年开始实施,截至20__年底,公司已拥有2个供热总站,16个供热小站,供热管网18.6公里,供热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热用户12000户。

开发区公司已建成城市供热主管网23公里,小区换热站12座,现状供热面积为200万平方米。

公司现状供热面积为100万平方米。榆林市供热管理

榆林市城区现有分别是城区(热电厂至钟楼巷),东山区(电厂周边),开发区三个集中供热区,由公司、公司和公司三家供热公司分别负责供热,三家供热公司以榆林市现有的三家热电厂为主要热源进行集中供热。

目前公司是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的市政公用国有企业,公司和公司二家供热公司均为榆林市国有企

公司的下属公司。

榆林市供热存在的问题

一、供热设施

1、榆林市现状集中供热普及率较低,低于30%,南郊、XX和北郊三座热电厂机组容量小,设备维护差,能耗大,供热成本逐年增加。

2、榆林市除热电厂和银沙小区锅炉房外,其余燃煤锅炉的单台容量均较小,锅炉热效率低。

3、榆林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新建建筑要求集中供热与其配套,但城市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供热设施及热源点已不能满足城市新建建筑集中供热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供热的发展需求,集中供热热源供应能力不足,规模较小,供热管网覆盖率低,热负荷缺口逐年加大,供热供需矛盾突出。

4、榆林市采暖小锅炉普遍设备维护较差,维护费用较高,其供热能耗较高,供热的安全可靠率降低,供热品质难以保证。

5、分散供热锅炉的配套管道的跑、冒、滴、漏等现象也造成能源的浪费。

供热管理体制

现状榆林由公司、公司和公司三家供热公司分别负责供热,各热力公司单独建设热网和热力站,现状供热区域尚无交叉。

但随着榆林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三家热力公司独立运营的局面不利于政府对城市集中供热设施的管理,也不利于城市集中供热设施的有序建设。

一、各年限规划建筑面积

根据《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年—20__年),榆林市2020

年中心城区规划城市人口为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95.86平方公里,20__年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见下表:

城区的规划建筑面积按各建设用地性质的建筑容积率测算,考虑到榆林市城区建成区现状平房及多层较多的建筑现状和城市建筑的发展情况,同时考虑榆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需要,其古城区及10平方公里的古城区环境协调区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需进行建筑控制。

因此榆林市城区的居住用地容积率平均为1万平方米/公顷,公共设施用地的容积率为1.2万平方米/公顷,工业和仓储用地的容积率为0.4万平方米/公顷。

则20__年榆林市城区规划人口80万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5440万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为68平方米。

由于总体规划中无20__年和20__年的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采用内插法测算20__年和20__年的规划总建筑面积。

20__年的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840万平方米;20__年的规划总建筑面积为3670万平方米;

榆林市城区规划建筑面积分类汇总表

榆林市总采暖热负荷表

采暖热负荷及持续时间表

榆林市城区热源规划4.4.1可供选择的热源类型

1、利用余热、余气等资源实现热电联产。榆林市城区内无余热、余气资源利用。

2、建设燃用气体燃料的分布式热电联产项目: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清洁能源,榆林市天然气丰富,但由于榆林市城区采暖热负荷较大,分布式热源不宜作为城市的主热源,因此在大型公共建筑或部分高档小区可采用分布式热电联产实行“冷热电”三联供。

3、以大型热电厂为主热源的集中供热

这种方式以单机容量200MW、300MW的大型供热机组为主要供热设备,以大规模的高温水网为输热手段,能源利用最合理,既高效充分利用了燃料的热能,又产生了具有较高商品价值的电能,还

易于采用多种现代化技术。对热、电负荷波动及季节性负荷变化适应性很强,技术成熟,供热可靠,有较突出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基建投资庞大,建设周期长,热网造价高。其次,大热网建设难与城建建筑开发速度相协调,热网建早了要预先投入大量资金,建迟了要先建大量小锅炉,造成重复投资。另外对普遍燃煤的大型热电厂,则存在燃煤运输量大,需配备铁路专用线等问题。

4、建设集中供热锅炉房

这种方式的热源及管网建设周期短,快的当年可实现供热,能赶上城市建筑小区建设的速度,便于分期实施,投资较少,集资较易,运行方式灵活,且在能耗、环境治理上又比分散锅炉房好得多。区域锅炉房的建设,可作为热电厂调峰锅炉运行。

5、新能源或清洁热源

根据榆林市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情况,在榆林市城区可以考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污水热能、垃圾焚烧和天然气利用。

a)太阳能利用

榆林市太阳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年太阳辐射达5500——6000兆焦每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20——2830小时,是全国太阳能资源的富集区之一,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面积已占世界的76%,生产和普及面积都是世界第一,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初步形成了合理配套的产业链和基础标准体系,中国自主创新的太阳能镀膜真空集热管,已经获得了国际公认,这意味着中国企业掌握了太阳热利用领域95%的核心技术。

在应用方面,太阳能热水器提供家庭生活热水在全国已经很普遍,而采用集热器等技术利用太阳能给建筑供热在国内已经有了成功

的案例。

太阳能是天然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因此榆林市可限期对开展太阳能建筑的示范,技术成熟后逐步推广。

b)污水的热能利用

污水过去被认为温度低,又含有杂质,污水的热能利用未得到重视。受能源危机的影响,污水的热能利用得到了重视,污水利用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在污水热能已成为新的能源。目前国内污水热能在供热领域的应用已有成功的实例,且运行良好。榆林市可在条件成熟时开展利用污水热能向污水处理厂内建筑物和周边建筑供热。

c)天然气的利用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在一些需要常年供应蒸汽或热水的医院、宾馆、浴池等可以发展燃气锅炉来解决蒸汽或热水问题。对一些在城区边缘或集中供热无法覆盖的区域,可以发展燃气壁挂炉来解决这部分用户的供热问题。因此天然气将可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的有益补充。

d)热泵技术的利用

热泵是利用低品位热能获得高品位的热量,榆林市已有发展和利用,在有条件的建筑可采用热泵技术进行供热或制冷。

根据榆林市的资源及发展情况,结合上述不同热源类型的分析,规划确定榆林市城区供热的热源为:以热电联产为主,大型区域锅炉房为辅,清洁能源为补充的城市热源供热体系。

11.1结论

1、本规划为榆林市城区供热规划,本规划年限为:基准年为20__年

近期:2009-20__年;中期:2012-20__年;

远期:2015-20__年;

2、本规划就榆林市城区供热用户的现状和供热方式进行说明。通过给出的热电联产和热电分产节能计算公式和论述证明了热电联产不仅能有效利用一次能源的能量,做到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热能利用程度,增加电力供应,而且对改善城市空气环境,消除烟尘及空气中有害物质、保持清洁的大气环境、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和供热质量、改善投资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榆林市城区应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3、榆林市城区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迫切的和必要的。首先拟建成的热电厂全厂热效率及热电比均符合国家的“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其次,通过对供热现状的调查可以看出,榆林市目前热负荷均为小型热电厂和分散锅炉供热,供热质量较差,热负荷缺口较大;随着大型热电厂的建设,可很好改善热用户的供热质量,改善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完善榆林市的基础设施,节约能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热电厂建设条件良好,当地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对热电厂的建设和供热规划实施给予高度的支持;热电厂拟建厂址能够为供水,供电及燃料供应提供条件。

5、根据热负荷情况,热电厂的规模为:近期筹建2_350MW热电厂1座,20__年投产,热网与热力站同步建设;远期筹建2_300MW级热电厂1座。

6、规划实施后,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榆林市城市供热规划的实施,可从根本上改变榆林市城区的供热和局,形成以大型热电联产为主,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为辅,清洁能源为补充的多热源联合供热体系;提高榆林市的供热品质和改善榆林市的大气环境。

11.2建议

1、本规划应根据《建设部、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城[1995]126号文件)文件和榆林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情况或城市建设的具体发展情况,每五年修编一次,以使本规划更完善。

2、榆林市现状采暖建筑均为非节能建筑,本规划考虑了建筑物的节能因素,因此榆林市对规划建筑应强制推行国家的节能建筑法规;同时应积极申请国家专项资金、加大地方资金配套,对现有非节能建筑逐步的进行节能改造和热计量改造。

3、对榆林市现有的供热公司进行有机联合与重组,组建公司(或公司),公司化运营,并由热力总公司负责配套热电联产的供热管网与热力站建设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建成后负责运营管理。

4、本规划确定将拆除现有所有的185台采暖燃煤小锅炉房,但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热源厂和热力网的建设进度,逐步的制定小锅炉的拆除计划和补偿措施,原则上在热电厂建成后2年内全部拆除。

5、榆林市热电联产项目配套供热管网工程须与热电联产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应加快榆林市内各相关供热单位包括调峰热源的整合。

6、应加快榆林市热电联产项目热源点工程和供热管网工程的前期工作进度。

7、编制榆林市热电联产项目热源点工程和供热管网工程的相关环评报告。全面评价榆林市热电联产项目对本地区的环境质量的影响。

8、建议对榆林市城区的所有供热设施进行普查,以准确了解

榆林市城区的供热现状。

9、建议榆林市城区对规划范围内的现有建筑物进行房屋普查,已了解榆林市城区的已有建筑的概况。

第8、9项可和榆林市城区已经开始的地下管网普查结合进行。11.3规划中存在的待解决问题

1、根据20__年国家能源局的热电联产政策,城市发展热电联产应优先考虑改造现有机组作为热源。

1)对城市周围15-20KM以内的大容量纯凝机组逐个分析其供热改造的可行性,明确改造后的热负荷及改造时间。

2)将现有小型抽汽和凝汽机组改造为背压机。

榆林市城区的热电厂和周边的热电厂应考虑改造的可行性,最好由专业电力咨询机构出具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2、缺少准确的20__年底建筑物总面积,应提供现状城区各单位(小区)建筑物统计数据或房屋普查数据

3、缺少准确的现状各热力公司的供热面积,应提供现状各供热公司供热单位及供热面积一览表

4、缺少详细的现状供热公司的热网、热力站分布图

5、缺少近期和中期规划建筑面积的依据,应提供城区各地块的详细规划、近期已批复的建筑项目一览表。

6、缺少天然气锅炉的实际供热面积及锅炉容量,应提供各天然气供热锅炉的供热面积及容量。

7、根据20__年国家能源局的热电联产规划编制办法,中远期热负荷的集中供热面积和集中供热热负荷与近期集中供热面积和负荷相比,年增长率不超过5%,超过5%后,应与规划委托政府部门协商确定。

但按本规划中的数据测算,榆林市中远期的集中供热面积相

比近期集中供热面积年均增长率约为8.9%,集中供热负荷增长率比近期集中供热面积年均增长率为6.6%。需要在审查时由委托规划政府部门解释。

(据我方分析,增长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榆林市XX规划人口增长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原因,规划20__年城区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95.8平方公里;现状50.3万人,城市建设52平方公里,则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3%,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为5.7%)

8、本供热规划依据的总体规划是《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年-20__年),规划中的近期年限20__年和中期年限20__年的数据为根据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远期的数据与榆林市的发展情况而测算,是否有两者年限的依据。

一.公司简介:公司成立19__年,是一家主营集中供热知名企业,能源、矿产、冶金先进企业。一直以来坚持以创办中国一流的企业为目标。坚持“努力创新、科学管理、独到经营”的原则.去年营业额已经达到7120多万元,企业规模也达到了51多人。企业坐落于美丽的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XX。交通便利。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在火力、水力、核力发电行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在采用新一代集中供热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研发、生产、销售数年内的突飞猛进。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