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解除。合同在疫情发生前订立,若要主张因受疫情不可抗力影响而变更、解除或终止合同,则合同的履行时间必须处于疫情期间内。
一、履行合同应该注意的事项
对合法有效的合同应当诚信履行;遇到疫情等不可抗力时及时主张免除合同责任、解除或者变更合同;对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可以中止履行己方的合同义务;应遵守减损规则和过失相抵规则;及时对购进货物进行检验;理性审慎行使合同解除权;对解除合同有异议应当及时提出;不履行订立合同的义务也要承担违约责任。
二、疫情期间没有完成合同怎么办
1、坚持合同严守原则,鼓励合同按约正常履行。对于疫情防控期间合同可以履行的,法院鼓励合同按照原有约定继续履行;对于一方可以履行而拒绝履行,另一方要求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的,一般予以支持。
2、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审慎处理合同解除问题。对于因疫情影响,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者继续履行合同对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当事人请求法院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将综合考虑当事人的约定、疫情的发展阶段、疫情对当事人实际影响的时间、程度等因素,公平处理。
3、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依法适用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原则。因依法采取疫情防控措施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认定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
三、疫情前签订的合同允许取消吗
疫情前签订的合同如果因为疫情的原因完全无法履行的,则当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疫情属于不可抗力的情况,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是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的。
因疫情解除合同的,解除权人需要及时通知对方,并且要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