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用肉鸭饲养管理简易手册

实用肉鸭饲养管理简易手册

2024-07-1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实用肉鸭饲养管理简易手册

 

前言

 

随着农村产业化的不断调整,养殖业为广大农民奔小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早在后魏时期,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求》一书中,就广泛地总结了中原地区劳动人民饲养牛、马、驴、骡、羊、猪、鸡、鸭、鹅、鱼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在其序言中还特别批出:子欲速富,当畜五悖。这说明在后魏时期已把小规模饲养家畜家禽,作为一种快速致富的手段了。

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饮食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对鸭产品的保健功能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刻。如鸭肉细嫩、性凉、鸭蛋的胆固醇含量比鸡蛋低,著名的莆田黑鸭、连城白鸭还是世界有名的保健首选鸭种,其鸭肉独特,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开窍、宁心安神等作用,是民间用于治疗麻诊、痛风症、肝炎、无名低热的良药,对癌症病人有缓解病情、延长生命的功效。这些都为广大养鸭户的产品销畅销奠定了基础。为了让更多的养殖爱好者迅速走上致富的道路,特编写了这本实用简易手册。

本简易手册是编者根据自己和同行朋友们多年来饲养樱桃谷、北京鸭、丽佳鸭、奥白星鸭以及国内的许多生长速度较快的麻羽肉鸭等肉鸭的实际情况,并参考有关资料加以收集整理而成。

本简易手册以简洁实用,通俗易懂为目的,旨在指导广大农村养殖户搞好肉鸭生产,多创收入。在疫病防治方面,强调养、防、检、治的综合防疫措施,在疾病的治疗方面,杜绝了禁用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为肉鸭生产向专业化方面发展和出口创汇奠定了基础。

该手册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存在着很多不足和差错,仅供读者和养殖户参考。

肉鸭的特性

商品肉鸭具有生活能力强,适应性快、耐粗饲、早期生长迅速、抗逆性强,饲养周期短、产肉率高、资金回收快等特点,适宜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

饲养商品肉鸭就是利用其特点,人为地提供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其多采食,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运动、减少热能损耗和营养消耗,增强蛋白质和脂肪的转化蓄积能力,从而达到成活率高,耗料少,生长发育快捷,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之目的。

肉鸭品种

现代肉鸭品种,大致有下列三个方面的来源:

一、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白羽大型肉鸭品种多用我国北京鸭作亲本选育而成,其外貌特征都十分相似,经过专门化培育,其生产性能有很大提高,这些品种都可归入北京鸭品系,也是目前市场上饲养量最多的肉鸭,它们包括:

北京鸭:来源于北京南口原种场,商品代肉鸭7周龄体重可达3.66公斤左右,品系较多,生长快、抗逆性强。

樱桃谷超级肉鸭SM型:是英国樱桃谷农场用北京鸭经过30多年选育出的四系配套种鸭。商品代47日龄体重可达3.48公斤左右,是目前饲养量较大品种。

奥白星肉鸭:是法国克里莫育种公司用北京鸭培育的大型肉鸭。根据产蛋和生长情况分为中型(STAR43型)、重型(STAR53型)和超级重型(STAR63型)三种。43型商品代42日龄活重2.8公斤;53型商品代42日龄活重3公斤,63型商品代42日龄活重3.4公斤。

狄高肉鸭:是澳大利亚狄高公司用北京鸭和英国爱斯勃雷大型肉鸭杂交选育而成的大型肉鸭,适合旱养、商品代36天体重可达2.6公斤。

海格鸭:为丹麦培育的肉鸭。含脂低、瘦肉率高、羽毛生长快,45天翼羽可达到5厘米的出口标准,商品代45天体重可达到3公斤。

枫叶鸭:又称美宝鸭,是美国美宝公司培育的优良肉鸭,商品代49日龄体重可达2.95公斤,长羽快,瘦肉率高。

丽佳鸭:是丹麦培育的优良品种,商品代49日龄体重2.92公斤。

二、我国的地主良种鸭,体型偏小、肉质好、适应性强,属带色羽。它们包括高邮鸭(原产于江苏高邮、宝应、兴化等县属大型麻鸭);建昌鸭(产于四川凉山的安宁河谷的西昌、德昌、晃宁、米易和会理等县,属产肉性能较好的麻鸭);莆田黑鸭(产于福建的晋江、莆田地区,全身羽毛黑色,属于蛋用型,因其鸭肉独特能滋补解毒,故列为特种肉鸭);连城白鸭(产于福建连城、长汀、上杭、永安和清流县,是我国唯一的白羽、黑嘴、黑脚的品种。其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开窍,宁心安神等作用,是民间用于治疗麻诊、痛症、肝炎、无名低热的良药,对癌症病人有缓解病情,延长生命之功效)。

三、引进的南美番鸭,其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番鸭又称瘤头鸭,疣鼻栖鸭、麝香鸭、洋鸭。原产于南美州的中部和热带地区,是森林禽种,能飞翔,在繁殖季节公鸭发出浓烈的麝香味。目前市场上饲养的主要有中国番鸭和法国的克里莫番鸭。

无论饲养哪个品种,饲养者追求的均是尽可能大地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饲养品种、饲养量的多少应根据养户的自身条件,所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季节以及市场需求等进行综合后决定。

总之,饲养肉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必要的资金、安静的环境、便利的交通、清新的空气、稳定的电源、洁净的饮水以及可靠的饲料来源。当然,优良的品种以及必要的技术和保障的销售渠道也是必不可少的。

育雏方式

雏鸭饲养方式主要分为三种:温室地面育雏、温室网上育雏、半放牧半舍饲育雏。温室育雏可以给雏鸭提供稳定的气温环境,受热均匀。其中网上育雏为最佳,能使雏鸭不接触粪便,干净卫生、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便于管理,成活率高,省垫草,饲养密度可适当提高,从而节省场地使用面积。育雏保温期的时间长短,可根据气候环境并结合雏鸭对温度的需求而灵活掌握,但不可使育雏温度忽高忽低,若差异短时内太大,雏苗易发生疾病。养殖户用什么方式育雏,应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以经济实用为佳。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一、雏鸭入舍前二十四小时,一定要对鸭舍及舍内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二、雏鸭入舍前十二小时,要把喂料器、饮水器、垫料布置好,备好清洁饮水和优质雏鸭料(小破型为宜),同时将育雏室温度逐渐升起来,达到320C以上为佳。

三、雏苗如要长途运输,为防止体内水份散失较多,同时提高成活率,减少应激反应,则应准备一些诸如添加剂、维生素、蜂密、葡萄糖、红糖等,供雏鸭入舍后前期饮水用。

第一天至第七天的管理

一、要点:把好开口温度关。

1、开口:在雏鸭出壳十二小时内开口为宜,开口即开始喂水”“喂食。应坚持先喂水后喂食,无水不喂食的原则。

喂水常用双抗药水即青霉素800万单位,链霉素200万单位,兑水2.5公斤,可用于1000只雏鸭开口。之后用氟哌酸饮水三天或用万分之二的土霉素饮水三天,亦可用高猛酸钾兑水配成暗红色(千分之一)饮水三天。

喂水之后,应迅速喂食。一般用料盘开口,亦可用蛇皮油布(花格彩条油布)喂食。常用小破粒型高能量、高蛋白粒料,采取少给勤添、自由采食方式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雏鸭前三天的饮水中应投入维生素,添加剂等,以利于雏鸭尽快从运输引起的应激反应中恢复过来,同时,雏鸭料必须杜绝大颗粒,防止鸭群生长不整齐。

2、温度

一般而言,育雏温度可分为高温、低温、适温三种方式。

高温育雏:雏鸭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好,饲料报酬高。但对房舍和保温条件要求高,燃料耗用多,成本较大,雏鸭进入大鸭舍时应有个缓冲期,即逐渐脱温,适应外界环境防止感冒等疾病发生。

低温育雏:雏鸭成活率低(相对高温育雏而言),其主要原因是雏鸭早期怕冷而挤压成团,扎堆取暖所致。此方式饲料报酬低,雏鸭生长发育较慢,但雏鸭受低温环境的煅炼,体质较为强健,适应性较强,可节省燃料费用。

适温育雏:处于高温或低温之间,从饲养效果看,较为理想。温度适宜,雏鸭感到舒适,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羽毛紧凑而有光泽。休息时均匀静卧。生长发育好、整齐、体质健壮。

以上三种育雏用温方式,饲养者可根据育雏季节及自身条件灵活运用,用温参考标准见下表:

三种育雏类型温度范围

日龄

高温育雏(0C

低温育雏(0C

适温育雏(0C

1-3

32-35

22-24

30-32

4-6

30-32

20-22

27-30

7-10

27-30

18-20

25-27

11-15

24-27

17-18

22-25

16-20

21-24

14-17

16-22

20以后

逐渐脱温

脱温

脱温

对于无条件配置育雏室的养殖户,在冬季或寒冷的季节育雏时,应尽量将鸭舍四周封闭严,杜绝穿堂风,其场地垫料应当加厚并保持干燥清洁,鸭群应尽量分成小群(300只左右),前三天坚持每半小时赶动一次,防止扎堆。亦可在每晚900点后将雏鸭用纸盒或筐装起来,到每二天早上再放出来喂水喂食,每筐或每盒以50-60只为宜(此法仅限前三天)。

3、密度

肉鸭饲养密度一般是:1-7天,25/28-1415/215天以后应在8/2以下为宜。

4、光照

肉鸭的光照,第一周为24小时光照时间,第二周为2223小时(留一至二小时让鸭子逐渐适应黑暗的环境),第三周后,可采取自然光照,也可紧持第二周的光照时间,这样一直持续到肉鸭出栏。

二、主要病症及防治

因第一周雏鸭采用优质全价饲料,饮水中投入了一定的抗菌素等药物,对消化道的疾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故此,雏鸭前期常见病列入第二周龄,本周以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为主。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本病常给养鸭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病鸭离群,缩头拱背,行动呆滞,不久即伏地不能走动,食欲废。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些病例有腹泻,之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不协调,双脚呈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似游泳样,翅膀下垂,呼吸困难。死前头颈扭曲背上,脚伸直向后(角弓反张)。

病理变化:肝肿大易碎,表面有针尖大棕黄色出血点或片状血斑或坏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预防:控制进种苗的渠道,定点进苗。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卫生消毒。日粮中必须有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发生过此病的鸭场,雏鸭出壳后,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为主要预防措施。

治疗:一般采用免疫血清疗法。即将经过本病病毒高度免疫后的鸭群的康复血清或免疫血清给正在发病的雏鸭每只背部皮下或胸肌注射0.5-1毫升。也可采用蛋黄液疗法(高免蛋黄液,生理盐水13每只1毫升皮下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一次)。

三、注意事项

1、本周使用的雏鸭料主要营养水平为:粗蛋白22%,代射能3200大卡/公斤,其颗粒直径为2-3毫米的小破粒。

2、经过长途运输的鸭苗,到育雏室后不能立即喂水,特别是散失水份重的(脱水),应休息半小时后先用水对雏鸭喷雾几次再喂水为宜。

3、食场与饮水处要近一些,使雏鸭随食随饮,满足其洗口腔和鼻腔的习性,防止鸭嘴里形成食团。

4、作好防鼠害工作。

5、本周应作好雏鸭的叫群,特别是前三天,一般为5-10分钟一次,但不宜惊群

6、杜绝列日下曝晒。

第八天至第十四天的管理

一、要点:把好脱温”“转舍”“换料三关。

1、脱温:雏鸭在育雏室一般要渡过7-15天时间才能转入大鸭舍(饲养成鸭的鸭舍)。故此,在转鸭舍前二至三天必须逐渐脱温,即使雏鸭从育雏室的高温逐渐适应室外自然气温。一般逐渐增加育雏室的开窗个数和开窗通风时间为主要方式,使室内与室外温度一致。

2、转舍:转舍即从育雏室转入饲养成鸭的鸭舍。转舍前,首先将大鸭舍清洁消毒,待舍内干燥后,铺上洁净无污染的锯沫或稻草。同时,对雏鸭投喂抗应激反应的药物(如多维)和用青、链霉素饮水。转栏当天,停食一餐,只供饮水,尔后再转舍,并按大、中、小分群。转舍后的前三天,严防鸭群扎堆,一般2小时赶动一次。

没有专用育雏室的养户,应视场地情况灵活运用。在渔池或水塘边饲养肉鸭的,应注意水场大小的适度和鸭群下水处斜坡的平整度。水场不宜过大,围网离水底5公分高为宜。鸭群最初几次下水,应在中午或温暖的时候进行,每次十分钟左右,防止溺死鸭子。应当注意的是:鸭舍离水塘边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便于鸭群户外活动和下水后理毛,晒太阳,禁止鸭群下水后直接进鸭舍,杜绝鸭舍潮湿,浠泥烂草遍地的现象发生。

3、换饲料:雏鸭从育雏室转入成鸭舍后,待鸭群适应新环境后,要进行换料工作。全期使用颗粒料的,要用二至三天时间将雏鸭料逐渐变换成中鸭料或直接换成大鸭料。对于后期使用粉料(或黄灰)的用户,要在换料前,准备一些营养价值高的粉料混入粒料中过渡,以减少鸭群因换料出现生长停滞造成的损失。同时饲料中开始投放蛋氨酸,赖氨酸、食盐、多维、喹乙醇等(每百斤饲料中添加量分别为:蛋氨酸16克,赖氨酸30克、多维10克、喹乙醇3克,食盐100克,氯化胆碱12克)。待鸭群完全换料后以自由采食方式饲养为宜。

对于单独使用稻谷、小麦等加浓缩料的养户应在雏鸭料使用的最后五天搭配过渡,其配比一般在浓缩料生产厂家指导用量的基础上提高一些,具体视鸭群状况而自定。

二、主要病症及防治

1、流感:

鸭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轻度呼吸道症状的一种疾病,继发细菌感染是致死的重要因素。

临床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两脚发软,蹲地、颤抖。病初打喷嚏,鼻腔内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鼻孔经常堵塞,呼吸因难,鼻音似爆破声,常有甩鼻动作,伴随鸭体发执,体温升高。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是鼻腔粘膜发炎,在鼻腔和眶下窦中,充有浆液或粘液,有的病例则呈干酷样,脾脏肿大数倍,肝肿大表面有纤维素性物覆盖。

预防:在作好脱温工作的前提下,转入成鸭舍的雏鸭要避免成鸭舍与育雏室温差太大,在选择适宜时机轩栏的同时,要在成鸭舍内每天添加垫料,保持鸭舍干燥。

治疗:青霉素每只1万单位饮水即可。亦可用阿斯匹林或氯霉素类拌粉料治疗。

2、白痢

监床症状:病雏畏寒,拥挤在一起,身体卷缩,不食或少食,拉白色糊状稀粪,肛门周围粘满粪便。

病理变化:心包液增多,混浊,心包膜和心外膜常发生粘连,肝显著肿大、质脆。

预防:保持舍内清洁、干燥。注意饮水卫生,定期消毒。饲料中拌入万分之二痢特灵,连续使用五天。

治疗:

1)痢特灵万分之四拌粉料或饮水五天。

2)土霉素千分之四拌料连用三天。

3)青霉素每只2000单位,溶水拌料连用三天。

3、鸭副伤寒(沙门氏菌病)

鸭副伤寒病是由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严重下痢,引起雏鸭大批死亡。

临床症状:病鸭食欲废止颤抖、喘气、眼睑水肿,眼和鼻流出清水样分泌物。水样腹泻肛门常有稀粪粘糊着。烦渴、步态不稳,常突然跌倒死亡,故有猝倒病之称。

病理变化:肝肿大、古铜色、肝实质有细小灰黄色坏死点(副伤寒小结节)。胆肿大、肠粘膜充血或出血。盲肠内有干酪样的物质形成的栓子。

预防:经常搞好鸭群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杜绝成年鸭和雏鸭混合饲养。重视种蛋、孵化器、育雏室、用具及器具的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灭活菌苗预防接种。

治疗:

1)大群可用氯霉素每只口服10-20毫克,每天2-3次喂给,或用每5公斤料拌入2.5克该药。

2)可在饲料中拌入0.5%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基嘧啶治疗,连用3-5天。

3)用0.03-0.04%痢特灵混入日粮中喂给或用0.01-0.02%痢特灵溶解在水中,让鸭群空腹饮服,连用3-5天。停喂1-2天,再用3-5天。

4)青霉素水剂每只雏鸭口鼻腔内滴服7000单位,每天2-3次,连用3天。

4、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龄的鸭均易感染,以雏鸭最易感染。

临床症状:精神沉郁、毛松、厌食、呼吸困难、体温升高、下痢带有青白色粘液或混有血丝、气泡、跛行。

病理变化:肝肿大、易脆。心肝表面出现广泛性白色纤维蛋白样渗出物。

预防:保持鸭舍清洁卫生,作好消毒工作,适当调整鸭群密度,注意空气流通,定期适时更换浴水。用0.3%过氧乙酸对鸭舍进行水消毒,每周二次,可降低空气及鸭体的大肠杆菌含量,减少疾病发生。

治疗: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生素类和呋喃类药物均有较好效果。为防止耐药性的大肠杆菌菌株,要经常变换药物,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

氟哌酸:按0.01%比例,加入饲料中,拌均,连用3天。

土霉素碱:按0.08%-0.1%比例,加入饲料中,拌均,连用5-7天。

氯霉素粉:按0.04%-0.05%比例拌料,连用3-5天。

敌菌净粉:按0.02%-0.04%比例拌料,连用3-5天,也可以单用或与抗生素类药合用。

呋喃唑酮(痢特灵):按0.02%-0.04%比例拌料,连用5-7天。可以单用,也可与其它药物交替使用。

5、鸭真菌性肺炎(曲霉菌病)

鸭真菌性肺炎主要发生于幼龄小鸭,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鸭多为散发。

临床症状:病鸭呼吸困难,呼吸时头、颈常向上伸,张口喘气,细听有气管罗音。眼鼻流液,眼发炎、眼睑下有干酪样凝块,舌腭上微绿色痂块及化脓性覆盖物,后期下痢,吞咽困难。

病理变化:肺、气囊和胸腹腔有针尖至小米大结节。

预防:改善饲养管理,不用发霉垫料,不喂发霉饲料,注意保温、防止潮湿,合理密度。

治疗:

1)用13000的硫酸铜水溶液作饮水,连用3-5天,症状明显的可吸管投服。

2)每只每月日用2-4万单位制霉菌素(每片50万单位)拌在饲料中喂给,也可按每只病鸭1-2万单位溶于水中饮水,连用3-5天。

3)病初用0.05%紫药水(即结晶紫药水)另加入2-5%糖水混合,代替病鸭饮水,连用3天。对症状明显、食欲不良的重病鸭,每只可用0.1%紫药水胸肌注射0.2毫升,每天2次。

三、注意事项

1、雏鸭从育雏室转入成鸭舍前脱温不易太陡,要缓慢,防感冒。

2、更换饲料要缓慢进行,逐渐调换,不可一次到位。

3、雏鸭转入成鸭舍后,作好防鼠害等工作。

4、使用麦灰、黄灰的养户,注意原料来源地或原料是否清洁无毒无害无污染。

5、在饮水中注意定期投放消毒剂。夏秋季节,场地每周喷消毒药2次,若用水塘中水,要勤观察水质。

6、其它家禽不能混养。

7、本周饲料主要营养水平:粗蛋白21%,代谢能3000大卡/公斤。

第十五天至第二十一天的管理

一、要点:勤铺垫草、合理配方、给足多维、预防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也有称鸭疫里氏杆菌病的)}

1、垫草:本周龄肉鸭食量逐渐增大,生长速度快排泄量大,因而导致鸭舍湿度过大,特别是阴雨或冷天,更加明显。故保持舍内干燥卫生显得十分重要。其十分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勤铺垫草(干净干燥的稻草、麦草、锯沫、刨花等)。一般提倡厚垫料法,即每天只垫不除,直到肉鸭出栏后一次性清除。

2、合理配方:给足多种维生素(全期使用优质全价颗粒饲料的养户不受此限)。

根据本周肉鸭采食量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易发生代谢病和软骨病,特别是自配饲料的养户和用麦灰的养户更加明显。为此,其饲料配方应讲究科学性和实用性,配方中应对多维用量给足,注重钙、磷平衡。一般钙、磷用量为0.9%0.6%。用麦灰和单一用稻谷的养户,应视鸭群情况,充分添加鸭浓缩料,矿添剂,还可用多种维生素饮水或拌料。

3、预防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

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的情况较普遍,以2-3周龄鸭最易感染,并且感染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最低5%,高的可达80%以上。

为此,本周应在饲料中拌入万分之四的氯霉素原粉来进行预防,一般用2-3天为宜。

二、主要疾病防治

1、软骨病(维生素D缺乏症)

临床症状:生长发育减慢,羽毛生长不良,松乱而无光泽,脚爪变得柔软易弯曲。两脚无力,常蹲伏在地上不愿走动,飞节肿大,跛行,嘴壳变形,弯曲以致吃食不便。

病理变化:肋骨与软骨连接处形成圆形结节(串珠状)。

预防:合理搭配钙、磷比例。让鸭群定时到运动场合理运动,使之有充足的日光浴。饲喂维生素D含量较丰富的饲料,必要时日粮中加入维生素“AD3”粉。

治疗:每只可口服鱼肝油2-3滴,或口服维生素AD3丸一粒,也可在日粮中投入维生素AD3粉或每只一次喂维生素D315000国际单位,疗效较好。

2、白肌病(维生素E缺乏症)

临床症状:运动共济失调,头向后、向下及两侧弯曲。两腿痉挛,行走时脚板向内,在地上爬行。

病理变化:胸肌和腿肌中出现灰白色的条纹,色泽苍白。

预防:饲喂维生素E含量丰富的饲料。

治疗: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0毫克维生素E

3、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里氏杆菌液)

临床症状:眼鼻分泌物增多,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咳嗽、喷嚏。拉黄绿色稀便。2-4周龄昏睡、缩颈、喙抵地面,两肢软弱,不愿走动、打堆。4-6周龄腿软、频频点头、头颈左右摆动,身体后翻或倒向一侧。挣扎时不停地拍动两翅,后蹲两腿。

病理变化:广泛性的纤维素性炎症。其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及纤维素性心囊炎为最明显。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受寒、淋雨、曝晒,减少鸭蹼损伤,还可接种菌苗防治。

治疗:用万分之四氯霉素原粉或千分之四到千分之六的土霉素拌料连用3-5天;5%恩诺沙星液(每毫克加1000毫升水)连用3-5天;盐酸林可霉素(200/吨料)连用3-5天,对病重者可肌注氯霉素针剂;应几种药物交替进行,避免形成耐药菌株。

三、注意事项

1、使用清洁无污染的垫草;

2、勤观察、重管理、不要无病乱投药,严格控制和区别药物的预防量和治疗量。

3、本周日粮的主要营养水平:粗蛋白20%,代谢能2850大卡/公斤。

4、非养殖人员不要进入养殖场地,养户之间不要窜场。

第二十二天至出栏的管理

一、要点:把好垫料、饲料、惊群三关。

1、垫料(垫草):本周至出栏的肉鸭,不仅增重快,而且耗料高、排泄量大,从而导致鸭舍湿度高,鸭体污染性严重。为此,鸭舍内垫料铺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鸭群的生长发育。垫料铺的适当及时,鸭舍内干燥、鸭群有较好的休息场所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能正常增重,而且能减少疾病的流行和发生。反之,不仅影响进食增重,而且还会发生啄羽等弊端,严重的可暴发球虫病等。从而导致只吃粮不长肉的败局。

2、饲料:本周至出栏的肉鸭在其饲养上以保膘增重为目标。因此,不可有后期饲料差点没关系的错误观点。一定要坚持使用全价饲料,其粗蛋白不得低于18%,代谢能不得少于2800大卡/公斤,尽可能避免28天至32天左右生长停滞、杜绝断梢子的出现。同时根据其采食量大的特点,可在饲料中添加万分之二升华硫磺粉,可使肉鸭膘肥、肉嫩、油足、味道佳美。

3、惊群:惊群是指外界异常情形突然影响鸭群触其受惊吓。四周龄至出栏的肉鸭,惊群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