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用地使用年限最高为七十年,商住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需补缴土地出让金并重新申请土地使用权,商住用地与商业用地的区别在于用途、征收费用和价值。
法律分析
一、商住用地使用年限多少年
商住用地使用年限最高为七十年。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二、商住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商用房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了应该根据当时的地价水平补缴土地出让金,再次申请土地使用权。商业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届满时权利人可以提前一年提出续期申请。
三、商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的区别
1.用途不同:商业用地是指用于开展商业、旅游、娱乐活动所占用的场所,如用于建造商店、粮店、饮食店、公园、游乐场、影剧院和俱乐部等用地。而商住用地是将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商业等混合用地定义为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归入了住宅用地,也就说该土地可以商住两用。
2.征收的费用不同:如果房产证上使用类型为住宅,则按住宅的费用收,同理商住的也是分商业与住宅的费用,40年使用年限到了之后,土地使用权类型由出让自动变为划拨,拆迁一样有补偿,但肯定没有出让土地多。
3.价值不同:商住用地指商业经营场所与住宅连在一起的。在房产评估时评估价值有区别,一般商业用地比较高,因为经营用地创造的价值高。
拓展延伸
商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政策及规定
商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政策及规定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用地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商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是指该地块被规定为商业和住宅混合用途的时间期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商住用地的使用年限一般在40年至70年之间,具体以当地政府的规定为准。在使用年限到期后,用地权人需要重新申请延长使用年限或者按照规定进行土地的其他处理方式。此外,商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政策可能会受到城市规划、土地供应及房地产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当地相关政策进行了解和遵守。
结语
商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最高为70年,根据不同用途,土地使用年限有所不同,如居住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为40年等。商住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应根据当时的地价水平补缴土地出让金,并重新申请土地使用权。商住用地与商业用地的区别在于用途不同,商住用地可以商住两用,而商业用地仅用于商业、旅游、娱乐活动。此外,商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政策和规定因地区和用地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需遵守当地相关政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 第二十六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百分之二十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二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因土地灭失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