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保障人民的安全利益至上,2015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我们想说:维护祖国安全,是我们的使命召唤!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需要明白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国家安全:即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需要明白并且践行当代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需明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疫情反复无常的疯狂肆虐、世界局部地区激烈交战、经济全球化逆流而上的多重复杂情况交织叠加。国家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都变得异常严峻,越是尖锐时刻的境遇,越需冷静面对局势,越是看不清眼下局势,越要保持战略定力,紧紧绷好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这根弦。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需要明白这是一场“我们与自己”的战争:因为我们的熟视无睹、掉以轻心常常酿成危险;这也是一场“我们与他们”的战争:“别有用心”者为达目的,无孔不入的渗透会让我们不知不觉身处泄密的危险中;这是一个没有硝烟却可能烽烟四起的战场,是一场比想象中更加艰难的战斗。因此我们需要将维护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擦亮眼睛、慎之又慎。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需明白我们之所以可以“习以为常”的背后,是无数默默坚守在各种安全岗位上的劳动者、管理者、领导者用他们的无时无刻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殚精竭虑、牺牲奉献为我们筑梦安全。我们做不到的他们在行动,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我们应该对他们说一句辛苦、道一声感谢,维护好我们的国家安全,用行动支持他们的工作,用尊重回应他们予以温暖。
安全无止境。维护国家安全,就是在维护我们自己的身安、心安、平安;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使命召唤!
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通知2023年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通知要求,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基层干部能为国家安全做些什么,从学习《论语》中有几点深刻感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说到国家安全,大部分基层干部想到的可能是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然而对总体国家安全的内涵以及各方面的内容却知之甚少。面对国家安全,广大基层干部要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要有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基层领导干部更加需要了解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内涵,首先要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基本知识,其次要善于思考,要把工作中可能涉及的国家安全的内容按照要求做好落实。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真正的把“学”和“思”有效结合在工作中,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国家安全的内涵。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一旦有事关国家安全的事故发生可以说就没有小事,面对这些事故,基层干部必然要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心态。现如今网络信息发展迅速,随时就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及到国家安全的底线,转发信息、朋友圈晒照片、随意抒发爱国情感……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更要把好关,用好度。所以更加要用好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要从那些涉及国家安全的事故中汲取教训,在自身的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越是小事越需要“谨小慎微”,面对国家安全不能有丝毫懈怠放松的思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有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部分,要有最基本的安全知识,面对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领域更要有“不知为不知”的虚心学习的态度。无论是普通的使用单位内网要注意的规章制度还是一些涉密文件的处理工作,基层领导干部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心态。面对一些国家安全的未知领域,要做的是严格按章程办事,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事,国家安全领域本就是基层领导干部不太熟悉的领域,只有真正的做到知法守法用法,谨小慎微才能做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能为国家安全做些什么,可能我们不能像边防战士一样驻守边疆维护国土安全,也不能像国安、武警部队一样深入间谍一线侦破暴恐和颠覆国家政权活动,但国家安全是涉及每一名普通人的大事,只有国家安全了个人的小家庭才安全和睦,人民生活才幸福。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群众能做的事情还很多……….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安全是国家生存之本。9年前,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上升到“头等大事”的战略高度。自此,总体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安全的“行动指南”,这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把握安全形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党的__以来,党中央把国家安全作为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而党的__更是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越是接近奋斗目标,我们面临的外部阻力和压力就越大,各种矛盾、风险、挑战也就越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更好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正确把握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使国家安全体系更加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更加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为坚实的安全保障。
居安而不忘危,共同构筑维护国家安全钢铁长城。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家安全工作归根到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新的国家安全法把每年的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就是旨在强化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使其成为国家安全的固本之策和长久之计。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日益广泛,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直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不仅有效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的新期待,更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唯有国家安全才有人民的安全感,国家稳定才是百姓最“稳”的幸福。相信只要每一个人都安而不忘危,人人有可为,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拧紧头脑中的“安全阀”,就一定能共同构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构建安全共同体,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多年来,在论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时,明确强调要“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并在一系列多边场合阐述中国的安全观、全球治理观等思想理念。虽然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复杂和不确定成为国际安全新现实,但和平与发展应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全球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目标迈进。中国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摒弃了零和思维、冷战思维,树立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无疑为实现世界的持久稳定和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我们要树立合作共赢的安全理念,坚持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以安全促和平、促发展,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如此才能实现共享正义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更加自觉和深入地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破浪前行的中国巨轮构筑更为坚固的安全屏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社会稳定,公民个人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笔者谨以“三句话”,与大家一同感悟捍卫国家安全的初心。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这是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写下的一句话。在去年6月的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的边防战士始终秉持“宁肯高原埋忠骨,决不丢失一寸土”的忠诚与担当,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边防斗争中,敢于斗争、不畏牺牲,勇于和一切来犯之敌作战,坚决反击非法越线侵权挑衅行径。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不是和平的年代。我们的边防战士,舍小我为大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守护祖国每一寸疆土,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
这是在全国__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自从党成立以来,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背离党的宗旨而失去最广大人民支持和拥护。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党之所以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那是因为我们的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党员干部要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定人民立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这是对在全国政法工作会的重要讲话。政法队伍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变化,进一步强化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坚定对党忠诚的信念以及履行好政治责任、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政法队伍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各地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要认真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教育整顿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工作方法和各项要求,有序推进教育整顿工作。要进一步找准工作着力点,聚焦“六大顽瘴痼疾”,找准“病灶”、检视“病因”、深挖“病根”,开展全系统全链条整治,把锤炼忠诚本色,提升履职能力,提高工作成效,作为最终目标,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政法队伍,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安全,国家安全就是人民安全。作为个人,我们都要自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国家安全无小事,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无数历史实践充分地告诉我们:只有国家独立自主地生存和发展了、国家安全有保障了,才有人民的安全,才有人民的幸福,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以史为鉴,我们要牢记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尤其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我国难得的发展历史机遇,要把维护国家安全摆在生产生活中的突出位置,这也是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涵养家国情怀,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一种自律,党员干部更要带头维护好国家安全。只要人人都有守住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行动,外界别有用心的各种风险和渗透就无计可施,我们的发展环境会更加行稳致远,我们就能在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实现更多的梦想。
我们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织密国家安全防护网。7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制度的保证。同样,要维护好国家安全,我们就必须坚持和走好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要学深悟透践行好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讲话,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并不断完善,织密国家安全防护网。维护国家安全,也是法律对每个公民的要求,要积极学习《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制度,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做维护国家安全的守法好公民,要以那些危害国家安全典型案件为警醒,提高警惕和辨别能力,从身边小事做起,紧绷维护国家安全这根弦。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要从娃娃抓起,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大力开展国家安全知识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国家安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国家安全观和他们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自觉,增强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意识。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引导青少年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作为家长不仅要起到好的示范作用,更要责无旁贷地把培养孩子的国家安全意识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个人的幸福生活。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都是“主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更要守牢国家安全底线,为实现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个节日的设立,旨在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国之大者”,它涵盖了11个领域,事关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为此,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巧用“四则运算”抓实国家安全教育,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作出应有贡献。
“加”强宣传,让国家安全意识越来越强。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是强化公民国家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实际工作中,有的公民没有充分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缺乏国家安全的相关常识和知识,在身边发生危及国家安全的情形时还浑然不知。为此,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宣传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真正让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让每一个公民都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让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减”去隐患,让国家安全堤坝越筑越牢。国家安全牵涉到方方面面,也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但有时由于麻痹大意,很多人对身边发生的事关国家安全的隐患问题毫不知情,其原因主要是对可能存在的危及国家安全的问题缺乏了解。为此,党员干部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教育,让每一个公民都怀着对伟大祖国最深厚、最真挚的情感,积极行动起来,擦亮双眼,准确识别和分析判断发生在身边的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隐患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和举报,以全民的共同行动,让国家安全堤坝越筑越牢。
“乘”势而上,让国家安全网络越织越密。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懈怠和马虎。党员干部要借国家安全教育日的东风,乘势而上抓实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让每一个公民都认识到,国家安全问题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有时就在我们的每一次日常行为之中,我们每在网上发表一条评论、在自媒体上晒一张照片、在网上购买一次境外动植物类商品等,都可能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调动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性,以全民的共同行动,让国家安全的网络越织越密。
“除”邪去害,让国家安全环境越来越好。危及和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若未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必将贻害无穷,破坏我们安全的发展环境,损害的是国家的肌体和人民的利益。为此,维护国家安全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需要主动投身最前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确保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冲得上去,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现象进行真刀真枪的坚决斗争。要以过硬的素质团结带领群众,将各种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将各种损失降到最小,以除邪去害的实际行动,让国家安全环境越来越好。
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国上下掀起国家安全学习教育热潮,在筑牢国家安全心理防线、埋下国家安全思想种子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化变革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经深深地改变人民的活动空间和生活方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着力点。机遇总是伴随着危机,网络安全也面临着新的威胁与挑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已经成为亟需我们解决的一道难题。
以宣教画好“同心圆”,筑牢思想“防火墙”。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把牢网络安全“思想关”是从容应对网络空间风险挑战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火墙”。自党的__以来,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发展与安全,网络安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但是,目前仍存在个别干部网络安全意识不强,或重发展、轻安全,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关”与“长期执政关”、“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内在联系。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网络安全责任,进一步构建齐抓狠抓网络安全新格局。二是要筑牢人民群众的思想“防火墙”。2022年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0亿,形成全球最庞大的数字社会,人民群众成为维护网络安全的绝对“C位”。要坚持践行“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借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东风”,通过公益广告、主题活动、宣传海报等手段多渠道全覆盖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汇聚人民磅礴伟力,守护网络安全。
以严管构建“高压线”,筑牢治理“防火墙”。
网络空间风险往往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存在普通群众无法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网络监管部门、网络安全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织密织牢网络安全防护网。要从顶层设计着手,依法依规开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空间日新月异,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只有行走的法规制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必须以网络治理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为目标,及时更新出台规范制度,定期开展治理专项行动,下好网络安全“先手棋”。要坚持常抓常管,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网站、app等进行约谈下架,全面排查漏洞隐患和突出问题,提高网络安全预警水平和治理能力。要压实网络安全责任,落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网络安全责任人,牵住网络安全“牛鼻子”,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以创新打造“金钥匙”,筑牢技术“防火墙”。
守护网络安全,最终着力点在于技术的发展。带有摄像头的电脑、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可能存在的漏洞使得个人隐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手机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可靠度都无法达到百分百,用户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新的隐私保护技术、身份识别技术等,将给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实现网络安全技术突破,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网络安全设备、安全服务、安全软件、安全集成等网络安全各方面的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打造一批网络安全龙头企业,为我国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突破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加快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以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为主力,打造适应我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复合型网络安全人才,持续不断抓好网络安全后继有人这个事业,夯实网络安全根基,为我国实现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跨越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