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应在15天内发出支付令,公司需在15天内支付债务,否则可申请执行。如果公司提出书面异议且支付令失效,劳动者需先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再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故意不按规定的时间支付工资。只要用人单位不在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支付工资即为拖欠劳动者工资。
有时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主要是因为单位生产经营困难,确实发不起工资,但也有不少用人单位是因为不想支付工资,一拖再拖,拖得劳动者都懒得去要或因为各种原因没法讨工资,最后单位成了唯一的赢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是违法的,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公司拖欠工资员工怎么追讨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7条第1款规定: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0条第2款和调解仲裁法第16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7章督促程序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因此,如果公司拖欠你们员工的工资情况属实,你们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你们提供的事实、证据,认定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向公司发出支付令。公司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如果公司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你们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94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债务人提出的书面异议后,应当裁定终结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债权人可以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7条第2款规定: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0条第2款规定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就劳动争议事项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先向劳动人事争议。因此,如果支付令失效,你们又没有公司出具的欠条的,按规定只能先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
结语
合理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工资按时足额支付,是我国法律的明确要求。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不仅违法,还会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损。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将根据提供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并在合法情况下发出支付令。如公司不履行支付令,劳动者可以申请执行。如果支付令失效,劳动者可以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提起申诉。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九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