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金鱼得水霉病是什么原因
金鱼患水霉病可能是因为鱼儿所处的水域环境较差。这时,应立刻换水并杀菌消毒。一般用碘消毒剂、高锰酸钾、盐水等作为消毒剂。也可能是因为养殖密度过大。鱼儿游动时相互摩擦产生伤口,伤口感染导致患病。这时,应先将病鱼隔离出来。用盐水与小苏打泼缸杀毒后,再将病鱼放入聚维酮碘溶液中治疗。
一、生活环境较差
1.原因:鱼儿所处的水域,存在水质浑浊的问题。长期待在这种环境下,鱼儿的免疫力会降低。再加上环境较差,适合霉菌滋生繁殖。鱼儿容易被霉菌附着感染,然后患上水霉病。
2.治疗方法:立刻换水。由于鱼儿是被霉菌感染的,所以还需要杀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碘消毒剂、高锰酸钾、盐水等。将病鱼放入碘消毒剂中浸泡,每天大约20~30分钟即可。或用浓度为2mg/L的高锰酸钾溶液与1%的盐水混合起来浸泡病鱼。
二、养殖密度过大
1.原因:鱼缸内的养殖密度过大。鱼儿的生存空间过于狭窄,导致它在穿梭时会碰到别的鱼。多次摩擦后,会损伤鱼体的体表组织。水中的霉菌会附着在擦伤处,时间一长,鱼儿就会患上水霉病。
2.治疗方法:先将病鱼隔离出来,并用800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泼洒整个鱼缸,以杀菌消毒。再将病鱼放入2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中治疗。当情况比较严重时,可让鱼儿服用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可选择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等。鱼儿痊愈后,要将它们放在大鱼缸中饲养。或者分缸饲养,减少养殖密度,防止霉菌感染再次发生。
金鱼水霉病是什么原因
水质太差:金鱼患上水霉病可能是因为生活的水质太差,当它们长期处在较差的环境中,它们就容易感染水霉菌和霉菌。饲养者需要立即给它们换水,并且使用2ppm的高锰酸钾给它们消毒。外伤:还有可能是受到外伤后感染了霉菌导致的,饲养者需要先将金鱼隔离,再使用聚维酮碘或土霉素给病鱼药浴。
一、水质太差
1、原因:金鱼患上水霉病可能是水质太差导致的,虽然它们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是长期在较差的环境中生长,就容易感染水霉菌和霉菌。尤其是在它们生病或者是水温较低的时候,它们抵抗力下降,就更容易患上水霉病。
2、治疗方法:饲养者需要立即将金鱼隔离,避免它们将水霉病传染给其它的鱼儿。再使用2ppm的高锰酸钾给金鱼药浴,每天药浴1次,每次药浴20-30分钟。也可以使用碘消毒剂给金鱼药浴,坚持几天,就可以痊愈。
二、外伤
1、原因:金鱼患上水霉病还有可能是因为受到外伤后感染水霉菌,当金鱼受伤以后,抵抗力就会下降,水霉菌和霉菌就会趁虚而入。前期感染水霉菌,饲养者是很难发现的。当饲养者发现它们鱼体出现白色菌丝后,并且就已经比较严重了。此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它们出现死亡的情况。
2、治疗方法:给金鱼治疗水霉病,首先要隔离,因为水霉病会传染,很容易传染给其它鱼。其次要使用杀菌消毒的药物给它们治疗,对水霉病比较有效的药物有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小苏打、聚维酮碘等。如果水霉病的情况已经比较严重,饲养者可以直接给它们投喂这些药物。
金鱼为什么会得水霉病
水霉病是由一种水霉病菌侵人受伤金鱼的伤口而引起的鱼 病。这种病有多种名称,有些地方称为肤霉病,也有些地方称为 白毛病或白绵病。此病的病菌进入鱼体后会迅速繁殖生长,分 布在病鱼的皮肤上、卵膜外,并凸出体外,从外表看呈灰白色,很 像棉花。患此病的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大减,皮肤黏液增多,游动失 常,体表组织逐渐坏死。
严重时,病鱼身上像长满了白色的毛, 可逐渐死亡。对这种病,首先应注意预防,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捞鱼时要 特别小心,避免碰伤鱼体。其次,平时要经常给予充足的阳光照 射。换水时,在水中投入适量的食盐,对水体进行消毒。治疗方法:一是用4%的食盐水浸泡病鱼,每次半小时左右,每日1次。
二是用10千克水溶解3克硼砂,每次给病鱼浸 浴5分钟,再放人绿水中静养。三是用10千克水溶解0。3克孔 雀石绿或0。5克次甲基蓝,泼洒于孵化缸中有鱼卵的水草周围, 这样可抑制鱼卵上寄生水霉菌。四是用毛笔蘸的孔雀 石绿溶液或1 x104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抹患处,可杀灭病菌。
为什么我养的金鱼身上会长白絮呢
应该是水霉病,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水里加盐,并隔离治疗。 病因 : 水霉菌广存於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於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主要有水霉目(Saprolegn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及水节霉目(Leptomitales)等,又以水霉菌(Saprolegnia)最为常见,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zoospore)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於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於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於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於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水霉病的治疗: 1. (formalin)
100~250ppm,流浴1小时。
2. 食盐
1~1.5%,20~30分钟。
3.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
食用鱼禁用。
4. 发生细菌性混合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5.亚甲基蓝2ppm次日再一次能取到很好的效果。无需及时换水等药效分解水色自会变淡。3天后可以考虑适当换水。预防措施:
⑴鱼体水霉病的预防
①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用200㎎/L生石灰或20㎎/L漂白粉消毒。
②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③亲鱼在人工繁殖时受伤后,可在伤处涂抹10%高锰酸钾水溶液等,受伤严重时则需肌肉或腹腔注射链霉素5万~10万单位/㎏鱼。
⑵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①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受精率,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
②鱼巢洗净后进行煮沸消毒(棕榈皮做的鱼巢),或用盐、漂白粉等药物消毒(聚草、金鱼藻等做的鱼巢)。
③产卵池及孵化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④采用淋水孵化,可减少水霉病的发生。
⑤鱼巢上黏附的鱼卵不能过多,以免压在下面的鱼卵因得不到足够氧气而窒息死亡,感染水霉后再进一步危及健康的鱼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