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蜂针疗法时发生晕厥现象,谓之晕针。轻证有的患者仅有头晕现象,约占2.4%。蜂针时,偶见病人诉头晕、恶心、目眩、心悸,继而出现肢凉、汗出、面色苍白或蜡黄等晕针症状。
极少数人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面色潮红或青紫等呼吸道阻塞的症状;或见面色苍白或发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症状,甚则可出现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休克是由于毒液进入致敏的机体,使血管活性物质大量释放,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内脏器官水肿和渗出,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而造成的,故宜防止其发生。要进行严格试针,并控制适当的蜂针量,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尽量杜绝休克现象的发生。
以上晕针的原因一方面是初诊病员精神紧张怕痛、饥饿劳乏、低血糖状态、重病体虚、大汗失血、刺激过强等;另一方面主要是取穴不当,在头部及附近,以及耳穴蜂针的病例中多见。医者应按蜂针注意事项妥善安排患者,防止晕针出现。施术的整个过程要随时注意病人的表情,根据病人的感觉,适当调节刺激的强度。初次治疗,不直接给头穴及耳穴蜂针。确有个别人对蜂螫过敏,被1只蜜蜂螫刺即产生机体功能严重紊乱,故此必须了解蜂的反应规律,顺其规律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