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角度分析来看,不同的名词代表的疾病信息是不一样的,胃肠炎和肠胃炎是人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胃肠炎和肠胃炎区别是什么?食疗方法有哪些?
肠胃炎是,肠道的病变导致了胃部的疾病。而胃肠炎是,胃部的病变导致了肠道的疾病,二者相互联系。肠胃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其症状是上腹疼痛、食欲减退和餐后饱胀,进食不多但觉过饱,症状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引发或加重,故生活调理对慢胃炎患者是很重要的,那么慢性肠胃炎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针对此问题做以下介绍。
1、脾胃虚弱,大便稀溏、消化不良可用:山药粥:鲜山药120克,粳米100克,同煮为粥早晚食之。人参粥人参米5克(或党参15克),粳米100克,煮粥,加冰糖少量,早晚服用。
2、脾肾阳虚,大便溏薄,五更泄泻可用:莲子肉30克,温水浸2小时,芡实米60克加水适量煮粥,加白糖调服,每日早晚饮食。荔子粥:干荔子50克,山药、莲肉各20克,捣碎煮至软烂,下粳米10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用。
3、黄芪薏米粥: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4、香菇粥:小米50克、香菇50克。先煮小米粥,取其汤液,再与香菇同煮。每日服3次,持续服用有效。
2.猪脾粥:猪脾、猪胃各1具、粳米100克;制作:将猪脾、猪胃洗净切细,与米同煮为粥,健腹益气。
相信通过上面的具体介绍,你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通过该网站的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