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慢性肾衰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肾衰治疗方法有哪些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慢性肾衰竭的中药治疗方法

冬虫夏草

我们常用冬虫夏草6~10枚,西洋参10~15片,置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烂,喝汤嚼服虫草。如果血压高者,则不用或少用西洋参;也可直接将冬虫夏草和西洋参打成粉装入胶囊。人工虫草菌丝生产的中成药可长期服用。

中药灌肠

通过肠道通腑泄浊排毒,配合中药口服,能较好地延缓肾衰进程。对于血肌酐或血尿素氮升高者,中医辨证邪实明显,见到恶心呕吐、汤药难进、大便秘结或干、舌苔厚腻者均可使用,常用生大黄、煅牡蛎、蒲公英、六月雪、生甘草等组成。一般在住院期间经过数次培训后可在家庭中应用。

中药药浴

俗称皮肤透析,发汗排毒、利水止痒有一定疗效。主要适用于水肿严重,经一般治疗效果不明显者;顽固性高血压,常规降压无效者;尿毒症病人皮肤瘙痒严重者。我们常用生麻黄、浮萍、桂枝、白鲜皮、苦参、苏叶、黄连等。

穴位外敷

是内病外治的一种方法,将中药研成细末,参以渗透剂外敷在特定的穴位,通过经络和穴位的刺激,调节人体机能,改善肾衰的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进程。常用药物由桃仁、红花、苍术、附片、川连等组成。中药灌肠、药浴、穴位外敷近期疗效较为明显,通常间断使用,对于体质过弱或不能配合者一般不宜使用。对于已经进入尿毒症晚期阶段者宜及时进行透析治疗。

二、慢性肾衰的病因

1、肾脏疾病:是导致尿毒症发生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各类肾病,如没有有效控制病情,最终结局都将是发生尿毒症,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结石、尿路梗阻、肾血管疾病、遗传性肾病、肾肿瘤等。

2、其他伴随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随着病程迁延均可发生肾损害,进一步就可恶化为尿毒症。其中,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继发性肾病类型,是此类因素导致慢性肾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

3、药物损伤肾脏而导致尿毒症发生:抗生素、部分抗炎药、医用造影剂、抗肿瘤药物以及部分中药等均属于肾毒性药物,容易对肾脏造成损伤,由此引发尿毒症形成。

温馨提示:关于慢性肾衰竭疾病病因和治疗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了解了这些基本常识可以帮助人们做好对于慢性肾衰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因为这样的疾病发生之后,对于患者肾脏健康危害很大,会夺走患者生命,所以积极做好预防才是最关键的。

三、治疗慢性肾衰竭用什么方法

1、慢性肾衰竭的西医治疗

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机制,西医学指出肾脏出现衰竭是由于大量肾单位被破坏,剩余的肾单位出现过度工作,从而又使肾单位的破坏、硬化和纤维化的速度加快,形成恶性循环。目前国内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除透析、换肾没有其他更好的治疗办法。

根据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坚持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避免或消除慢性肾衰竭急性恶化的因素,如忌烟禁酒、严格控制食盐、避免吃动物内脏,海鲜。阻断或抑制肾单位损害渐进性发展的各种途径,保护健康的肾单位。

2、慢性肾衰竭的中医复能治肾疗法

我国中医博大精深,中药外用,内病外治,在国内治疗肾病领域尚属首创!中医中药辨证论治进行整体治疗最适宜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慢性肾衰竭为肾脏病的终末期,脾肾亏虚最为常见,脾虚则乏力,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肾虚则腰痛,此腰痛以酸痛为主,且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好转。采用中医复能治肾疗法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治疗脾肾亏虚的症状。

四、慢性肾衰怎么安排透析方法

1.慢性肾衰竭患者若在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或等于5毫升每分钟时才开始透析,则尿毒症并发症较为明显,即使维持性透析后亦不能防止这些并发症的进展。但如果在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每分钟10~15毫升时开始透析,长期存活率增加。如果开始透析的时间较早,则需住院透析时间短,同时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

2.故多数肾病学者主张开始进行透析指征为:1、内生肌酐清除率10毫升每分钟左右开始透析。糖尿病患者可提前至内生肌酐清除率15毫升每分钟。其它参考指标为:血尿素氮大于等于28。6毫摩尔每升; 血肌酐大于等于707微摩尔每升;有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尿毒症症状明显;2、小潴留;并发贫血、心包炎、高血压、消化道出血、肾性骨病、周围神经病变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长期严格限制蛋白质入量,致使血尿素氮维持在较低水平,故不应以尿素氮高低作为开始透析的指标。又由于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肌肉体积及活动量少,可致使血肌酐也降低,故不应单以血肌酐低作为开始透析的指标,而应以肌酐清除率为准。

4.慢性肾衰竭患者选择透析时机很重要,对病情的发展和后果有直接影响,所以应引起特别重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