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如何对症下药
感冒是最容易患上的常见病,毕竟“是药三分毒”,如果年纪尚轻、平时身体也很好,一开始可以不用吃药,靠自己扛过去最好。不过也得注意要多休息、多喝水,才能更好地打好这一仗。不要盲目的去吃药,不正确地服用感冒药,容易引起药物产生的副作用。
感冒药分类
一般来说,感冒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解热镇痛类药物,以乙酰氨基酚为代表,乙酰氨基酚作为苯胺类解热镇痛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有效地达到解热的作用,特别对轻、中度感冒疗效较好。
减少毛细血管充血类药物,以盐酸去氧肾上腺素为代表,盐酸去氧肾上腺具有选择性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能迅速解除黏膜充血、通鼻塞。
镇咳类药物,有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二氧异丙嗪等,能消除咳嗽;解除感冒症状。
对症才下药
对于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症状的患者,一般选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于需要控制呼吸道不适症状,如鼻黏膜充血、鼻腔不通气,一般选用减少毛细血管充血类药物;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者,一般选用镇咳类药物。
不能乱服药
尽管有的感冒药属于非处方药,无需医生处方就可在药店购买,因此有人以为感冒了,只要自己到药店或者在家里小药箱里找点感冒药服用,省事省时又省钱,自我药疗没问题。但殊不知,作为非处方药的感冒药,如果服用不慎,同样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不少人吃药后会有胃肠道不适,严重的还会损害肾功能。
因此,在服用感冒药的时候,除了要对症下药,更重要的是不能乱服药、滥服药。一般不要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感冒药,尤其是西药感冒药,很多药物的成分相似,如果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相同的药物成分剂量就会叠加,而超过一定的安全剂量,则会对肝功能造成损害。
服药有禁忌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上消化道溃疡、慢性心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患者感冒时,应该咨询医师或者到医院就诊。因为一些慢性病患者感冒时,易加重原有疾病或者诱发新的疾病,会因为药物选择不当而产生副作用,导致病情加重。
另外,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用感冒药时也应该慎重。如有些感冒药中含有苯丙醇胺的成分,它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能迅速缓解流鼻涕、鼻塞等感冒早期症状,然而也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这是由于迅速收缩全身微小血管之故。含有苯丙醇胺成分的药物,对于前列腺肥大者来说,则会增加排尿困难。
感冒咳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千万不能滥用抗生素,否则不仅治不了病,而且还可能出现耐药。90%的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并缓解症状,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由于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而不是针对病毒,所以对于感冒病毒来讲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第二、在吃西药时,以发热、头痛、咽喉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以解热镇痛药为主要成分的药物:以流涕、打喷嚏、鼻塞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成分的药物。
第三、虽然说西药的药效更快,但是对人体的副作用也不少,所以感冒咳嗽时建议大家选择中成药更好。至于中药,专家建议,如果是风寒感冒,可选感冒冲剂、十滴水、藿香正气软胶囊等;风热感冒则可选用银翘解毒片或双黄连口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