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那么三伏天吃什么最好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民以食为天,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
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饺子和面条都需要水煮,其中的可溶性养分,如维生素B1、B2、叶酸、尼克酸、钾、一部分镁等会溶到面汤当中,溶出的营养成分比受热损失的营养成分数量更大。故而,老人们常常提醒儿孙们,吃饺子的时候,不要忘记把饺子汤喝掉。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北方在伏天多吃面,在头伏吃饺子也成为传统习俗了;而南方人入伏时吃的东西不象北方那样整齐划一,而是各有不同,略举一二: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杭州“头伏火腿二伏鸡”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上海人平时就喜欢做大馄饨吃,入伏了还是吃大馄饨,显示了其节俭的民风。杭州人吃的是鼎鼎有名的浙江金华火腿,也在情理之中。
以上就是小编推荐的三伏天解暑的食物,赶紧拿去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