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壮族饮食文化特点

壮族饮食文化特点

2022-08-0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摘要:在云南文山,壮族是出了名的对吃特别讲究的少数民族之一,不仅有着独特的风俗人情,更有着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壮族许多传统的美食都收到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例如五色糯米饭、烤猪等。那么,壮族饮食文化特点有哪些?壮族还有什么样的特色美食?以下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壮族饮食文化特点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花色品种多样。重达数十斤、大如桌面、在特大水缸内焖煮七天七夜方熟的特大壮粽,堪称中华食品之最。鲜蔬四时不缺,野菜随处可见。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人以猫、狗、蛇、虫为珍味,也爱禽蛋、猪肉和野味,擅长烤、炸、炖、脓、卤、煮等烹调方法,口味偏好麻辣鲜酸。名菜有: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豆腐肴、五色糯米饭、鱼生、烤乳猪、盐风肝、五香豆组、酿炸麻仁峰、火把肉、烧鸭、烤辣子水鸡、皮肝生、予姜野兔肉、洋瓜根夹腊肉、酸水煮鲫鱼、白炒三七鸡、五彩蛋等,其他菜肴还有:酸菜炒粉肠、凉薯炒牛肉、烫马肉、网油猪肝卷、豆腐夹、粉丝青菜汤等。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广西的“香猪”、“果子狸”是久负盛名的菜肴。制作香猪所用猪仔,是近亲繁殖的,烘烤、清蒸、爆炒都鲜嫩可口。果子狸,是广西特产,又叫花面狸、白额灵猫,善爬树,采食香蕉、木瓜、万寿果和其他果实,故称果子狸,肉味十分鲜美。

壮族的饮食礼仪

1、日常饮食礼俗

同其他少数民族相比较,壮族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比较深的,因此敬老爱幼、上下有序、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在壮族的日常饮食礼俗中有所反映。如进餐时,老人往往受到特别的尊重。给老人盛饭时,要用双手从老人侧背把碗递上;饭后,要给老人递上茶水或清水漱口。壮族认为鸡、鸭的心、肝营养丰富,胸、尾肥嫩。因此,人们食用鸡、鸭时,要把心、肝、胸、尾留给老人食用。又如壮族进餐时往往采取男女分桌而食,以免违犯“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餐桌席位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家长夫妇坐正位,子女坐旁位,媳妇坐下位。

2、待客饮食礼俗

壮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这在古代文献上多有反映,如明代邝露《赤雅》卷上载:“人至其家,不问识否,辄具牲醴,饮啖,久敬不衰。”清代闵叙《粤述》载:“(客)至,则鸡黍礼待甚殷。”民国《上林县志》载:“亲友偶乐临存,虽处境不宽,亦须杯酒联欢,以尽主人之谊;倘远客到来,则款洽更为殷挚。”龙州一带的壮族有“空桌留客”的风俗,“即家有来客,主人即张罗酒菜,并在厅堂摆好饭桌餐具,表示已约客人吃饭,客人不能拒绝,若客人执意要走,便会扫主人面子。”在许多地方,壮族村寨任何一家来了客人均被视为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客人要轮流吃一遍,不吃者为失礼。只有各家都尝一点,才算领了情,尽了礼。壮族宴客时,要让年老的客人和贵客与主人一起坐正位。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必须备酒,方显得隆重。酒宴上,人们有喝“交杯酒”的习俗。壮族喝“交杯酒”,“其实并不用杯,而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眼睛真诚地望着对方。”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每上一道菜,主人都要先给客人挟一筷菜后,其他的人才能下筷。宴席上,壮族人是不会让客人的碗见底的,客人碗里往往被好客的主人挟满了菜,堆的很高。在壮族主人眼里,菜堆得越高越表示尊敬。有的壮乡,甚至用一根筷子穿起几块肉,往客人嘴里塞,名曰灌肉。

有的初到壮乡的客人,怕吃不完剩下难为情,尽量把碗中的菜吃光,结果越吃主人就越往碗里挟菜,主人见客人吃不完才高兴,觉得尽到了礼。如果客人碗里的饭菜吃光了,便觉得食物不够丰盛,招待不周。

3、节日饮食礼俗

壮族的节日饮食礼俗也有一些独特的内容,如春节时人们要吃粽粑,一般不吃青菜,认为春节吃青菜来年田里就会长草,影响庄稼收成。三月三是壮族的重要节日,除了上文提到的吃“五色饭”外,壮族还有吃“五色蛋”的习俗。五色蛋是把鸡蛋(或鸭蛋、鹅蛋)分别染成五色,每人吃一个有色蛋,小孩每人还要在胸前挂一串五色蛋,作碰蛋游戏之用。

中秋节时,壮族人家也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孩子们在这天往往用柚子皮自制成各种奇形怪状的鬼脑壳,化装成高公、矮婆,到村里富裕人家桌上取食月饼。青年男女则结伴到田地里象征性地偷回一些瓜果蔬菜,俗称“偷青”,认为吃了这些偷来的瓜果蔬菜可以明目。

壮族饮食禁忌

忌食青蛙;忌吃死于笼中的鸡;忌食牛肉,以为牛为耕作之帮手,故不忍食之;禁吃狗肉,据传壮族先民中,有人生而丧母,又被后母遗弃野外,家中母犬乳之,才得以成人,故为报狗恩而禁食狗肉(但有些区壮族视狗肉为补养珍品,每年农历二月十二和五月初五杀狗,并称为“狗肉节”)。吃饭时,忌将筷子插入碗中,因祭死者才如此;忌筷子跌落在地上;饭热忌用嘴吹,恐将饭粒吹走日后无饭可吃。

壮族特色饮食

五色花米饭

五色花米饭是壮族人的特产,云南壮族人民称之为乌饭,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色彩有红、紫、黑、白、黄五种,叫“五色花米饭”。每年的秋后,壮族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待做花饭用。壮族五色花米饭不但色鲜味美,而且还有良好的药物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五色花米饭中,用来染黑颜色的“枫香叶”,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补髓”;染黄颜色的“染饭花”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的作用。而用来染紫色的“紫兰草”,在壮族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头晕等症。

粽子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这三天主人和来客都必须吃粽子。因为粽子在壮家是一种高贵的食物。粽子象征着富裕丰收。壮族非常的好客,所以有客人来就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

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脖子肉和草果粉拌制而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味道非常的鲜美。

火草粑

火草粑又叫清明草粑粑,是一种将大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掺合,加入洗净的清明草和适量白糖蒸熟,放入碓窝里反复槌打到极粘稠后,做成的类似于干壳饼一样大小的粑粑。吃的时候用锅加少许香油微火煎热或者直接用火烘烤,慢慢让外皮形成一层黄锅巴,其香甜可口的味道让你无法释怀。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