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一年级读书方案 篇16

小学一年级读书方案 篇16

2024-07-1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教材分析

  《劳动最光荣》是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曲,曾在1954年“全国文艺创作评奖”中获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赞美了“劳动最光荣”。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带变化的两段体。

  歌曲第二乐段的旋律与第一乐段基本相同。由于歌词的原因,其音调构成较第一段增加了经过音,节奏变得较密集,使两者既基本统一又有区别,不太容易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劳动最光荣”的词意,熟悉歌曲旋律,能模唱歌曲。

  2.在活动中领悟双手的作用,树立“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之意识;培养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3.表演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劳动的乐趣,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情感态度。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劳动的乐趣,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情感态度。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听歌曲《劳动最光荣》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在什么时间,有哪些人物(动物或昆虫)?

  (二)初步感受歌曲《劳动最光荣》

  1.朗读歌词提问:在歌曲所介绍的小动物中,哪一种小动物(昆虫)与别人的表现不一样?

  2.再次聆听欣赏动画《劳动最光荣》谈谈:雄鸡、喜鹊、蜜蜂的劳动方式都有哪些?谁的贡献大,作用大?(分工不同,各司其职,都作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分段聆听

  1.聆听歌曲,听到小动物就出示相应的动物卡片导语:将小动物的卡片准备好,听到歌曲唱到哪只小动物就举起这张卡片。

  2.随音乐演唱第一段歌词体会歌曲中的动物爱劳动的音乐形象

  3.随音乐演唱第二段歌词简单的动作模仿小动物劳动时的情景

  4.完整聆听完整的体会歌曲中的内容,音乐形象的特点。

  (四)聆听表现

  1.分角色表演教师课前如能准备一些动物或昆虫(鸡、喜鹊、蜜蜂、蝴蝶)的头饰面具分发给学生表演,效果会更好。

  2.集体参与,边听边表演在播放前动员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动物或昆虫,在乐曲声中模仿动物或昆虫的动作、声音、神态,自由想象联想,展现欢乐场景。

  3.讨论蝴蝶是天生就不爱劳动吗?(是受到“青青的叶”和“红红的花”的诱惑而一时“贪玩耍”的。)

  (五)课堂小结想一想劳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他会让我们体会到收获的喜悦,更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那么,你们是愿意做勤劳的小蜜蜂呢,还是贪玩的小蝴蝶呢?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