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说接手班级的一些感受。
未接之前就听了许多我们这个班级的事情,但是,我一直崇尚耳听是需,眼见为实,不管以前如何,可现在每个人在老师面前是一张白纸,需要同学门用自己的五彩笔来绘制你精美的画卷。而老师愿意做同学们的良师益友,能够帮助你的朋友,指出你不足的朋友,鼓励你进步的朋友。一个学期很快的过去了,这一学期让我对学生们有了深刻的了解:我们是个快乐的集体,同学们活泼,热情,善良,学习上有一定的主动和自学性,班风良好,爱集体,爱老师,是个有潜力,有活力,有进取的班级。进入四年级,首先让孩子们感觉到如今不是低年级的孩子了,无论是生理,心理都必须逐渐走想成熟。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有了变化,需要我们一起去努力磨合,尽快适应高年级的学习生活。
二.四年级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
步入四年级,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已长大了,由原先的“扶”逐渐“放”,这是正确的。但“放”不是完全的放手,而是有“放”也有“收”,对于依赖性较强的学生还需不断叮咛,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
语文学习重积累,重感悟,重迁移运用,这就决定了学习中有很多知识需要记忆、积累,同时更注重学生个人的朗读感悟,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因而,对孩子来说,读书,不仅仅是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通过教学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研究的方法、表达的方法,这些是他一辈子有用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小学阶段正是要求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
三.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习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这其中的学习不仅学到了最基础的知识,还将形成一些学习习惯。而这些习惯不仅影响到他们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还将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因此,从此要养成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⒈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一定的表象,这对于学生在课中学习新知识时,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基础后,教师在教学时就能有的放矢,更多地让学生通过尝试来获取新知识,可以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实际情况,当今的学生中养成预习习惯的还不够普遍,当然这是有一个过程的,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我们教师、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们首先要起到引导作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如何去预习,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在上新课之前,可以提出几个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的问题作为预习的作业,如我们所要求的读、划、问、查,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结合课文背景,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我们现在学的课文有很多都距离孩子们很远,这就需要背景的查找来辅助学习,加深理解,这样坚持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对预习就有了一定的习惯性。其次,学生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在预习中有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核心重点的地方或较难理解的地方打个号等等。作为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预习,有些问题孩子会主动向你询问,上网的查询还需要家长的辅导,在上课时,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那么他的思维会紧跟着教师,不是老师引着走,而是进行互动的学习,我相信只要学校家庭共同联合,孩子的预习习惯一定会很好的养成,这对于他今后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⒉听讲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保证课堂分钟效率的最低要求。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我在讲课时,较多采用动作信号,往往一个动作、一个手时,一个眼神就可能是个问题。因此,学生只有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才能回答我的动作问题,或领会一个手势所表示的意思。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边听边思考,同意的可以轻轻点头表示赞同,若需要补充或者有不同的看法时,要积极大胆的举手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以沟通同学之间的信息,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听懂教学内容。
⒊课堂上说的习惯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不要语无伦次;其次,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不完整,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