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的相关词语是: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福利经济学的拼音是:fú lì jīng jì xué。法语是:Économie du bien-être。汉语大词典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20世纪20年代出现,主要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古。认为社会福利的大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也取决于国民收入在社会各成员间的分配状况。主张社会资源最优配置,以增加国民收入,并主张收入均等化。30年代为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
福利经济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福利经济学详细内容】
⒈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20世纪20年代出现,主要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古。认为社会福利的大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也取决于国民收入在社会各成员间的分配状况。主张社会资源最优配置,以增加国民收入,并主张收入均等化。30年代为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福利经济学(福利經濟學)[fúlìjīngjìxué]⒈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20世纪20年代出现,主要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古。认为社会福利的大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也取决于国民收入在社会各成员间的分配状况。主张社会资源最优配置,以增加国民收入,并主张收入均等化。30年代为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
二、基础解释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世纪年代出现,主要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古。认为社会福利的大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也取决于国民收入在社会各成员间的分配状况。主张社会资源最优配置,以增加国民收入,并主张收入均等化。年代为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
三、汉语大词典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20世纪20年代出现,主要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古。认为社会福利的大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也取决于国民收入在社会各成员间的分配状况。主张社会资源最优配置,以增加国民收入,并主张收入均等化。30年代为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
四、关于福利经济学的成语
五、关于福利经济学的造句
1、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森一直试图在他的分析框架中更多地加入伦理视角和哲学视角,对原有的新古典范式和福利经济学命题多有中肯的批评。
2、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学习目的是掌握社会福利的内涵及一般衡量标准,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3、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凯恩斯主义与新福利经济学,此外也吸取了其他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保护主义论据。
4、本文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阐述了农村劳动力非永久乡城迁移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
5、文章在福利经济学框架下研究农业水资源配置有效性问题。
6、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讲,产业转移和经济联系使得整个区域的经济福利朝最大化的方向前进。
六、关于福利经济学的法语
Économie du bien-ê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