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山楂:别名,为蔷薇目、蔷薇科、山楂属、蔷薇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中部,中国(新疆伊宁、新源和霍城等县)、阿富汗、俄罗斯、伊朗。野生于海拔500-2000m河谷或峡谷的灌木丛中。1853年命名。国外将其鲜、干果作为强壮心脏、软化动脉、降血压及镇静的保健食品。。
树冠开阔、姿态优美,初夏开花满树洁白,秋季红果累累,花果色渐娇艳,秋叶色变黄,是良好的观花、观果的绿化树种。果实还是重要的传统药用植物,可健胃消食、止痢止泻。
颜色分类:白色_红色 ;茎形分类:直立 ;叶序分类:互生 ;叶形分类:掌形 ;光照需求:中强 ;开花季节:春季 ;培育难度:较易 ;适宜温度:20℃±6℃ ;酸碱范围:6.5±.5(PH)
准噶尔山楂植物特征:
小乔木或灌木,株高4-5m,有刺或无刺。刺粗壮,锥形,直立。小枝圆柱形,微屈曲,幼时散生柔毛,不久脱落。一年生枝条紫红色,多年生枝条灰褐色,疏生长圆形浅褐色皮孔。冬芽卵形,先端钝,紫褐色,无毛。叶片菱状卵形至宽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稀宽楔形,通常具2-3对深裂片,或在先端分裂较浅,裂片长圆形,先端急尖并有稀疏锯齿,两面在幼时有柔毛,老时减少近于无毛。
准噶尔山楂种植方法:
喜光、稍耐阴,耐极端气温零下40-37℃,喜深厚湿润肥沃的沙质土壤。新栽要连续几天浇水,夏天隔2-3天就要喷1次水,阴雨天除外。因为浅根系树种,主根不发达,但生长能力强,在瘠薄的土地上也能生长。侧根的分布层较浅,施肥应施含氮、磷、钾的液态肥,浓度为200-300倍液,不能干施,一年施2-3次。
准噶尔山楂开花形态:
花期5月,果期7月。花序伞房花序,具多花。总花梗和花梗均无毛或幼嫩时微具柔毛。苞片膜质,线形,早落。萼筒钟状,外面无毛或幼嫩时微具柔毛。萼片角卵形或宽披针形,较萼简短,先端急尖,全缘,无毛或在幼嫩时内面散生柔毛。雄蕊15-20,花药粉红色。花柱2-3,子房顶端有柔毛。果实球形,稀椭圆形,深红黑色,具有少数浅色斑点,果肉黄色,多汁。萼片宿存,反折,小核2-3,两侧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