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树:别名榛子_川榛_生日花,为壳斗目、桦木科、榛属、壳斗系列植物,原产于欧洲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亚洲,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安徽、山东、江苏)、朝鲜、蒙古、日本、俄罗斯。野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地阴坡灌丛中,抗寒性强,喜欢湿润的气候。其果实可榨油,且具有天然香气,具开胃功效,丰富的纤维素还有助消化和防治便秘的作用。此外维E含量高达36%,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润泽肌肤的功效。每天在电脑前面工作的人群多吃点榛子,对视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植株有一定观赏性,并可防风固沙,经济加之也很高。其果实可食,且营养极为丰富,被誉为世界四大干果之首。其果实与麻栎很像,但叶子区别较大。榛子树的花语为和解。基督教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就形成了所谓的花历。
颜色分类:绿色_棕色 ;茎形分类:直立 ;叶序分类:互生 ;叶形分类:掌形 ;光照需求:中强 ;开花季节:春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2℃±5℃ ;酸碱范围:6.4±.5(PH)
榛子树植物特征:
小型乔木,株高1-7m。树皮灰色,枝条暗灰色,无毛,小枝黄褐色,密被短柔毛兼被疏生的长柔毛,无或多少具刺状腺体。叶的轮廓为矩圆形或宽倒卵形,顶端凹缺或截形,中央具三角状突尖,基部心形,有时两侧不相等,边缘具不规则的重锯齿,中部以上具浅裂,上面无毛,下面于幼时疏被短柔毛,以后仅沿脉疏被短柔毛,其余无毛。叶柄纤细,疏被短毛或近无毛。
榛子树种植方法:
喜光,建议在温暖和光照充足的地方栽培。年光照在2000h以上。冬季-温度不能低于30℃,夏季不能高于38℃。年降水50-130cm,最适宜的年降水量为70-100cm,需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北方冬季降雪和积雪有利于榛树越冬,冬春季降水和空气湿度大同样有利于越冬并防止枝条抽干。施肥是榛园土壤综合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给榛树充足的营养才能丰产。
榛子树繁殖方式:
播种、分株、根蘖、压条。播种选丰产、果大、无病虫害的株丛,挑选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的榛子备播种用。种子发芽力保持1年。播种时间以春季为宜,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播种时,先在已压平的垅面上开沟,沟深5-6cm,撒入沟底,覆土3-5cm,稍压即可。分株:一是把母株全部挖起,分成若干小丛或单株,每一单株均有根系和1-2个枝条;二是在母株丛周围挖取根蘖,分出若干植株,母株仍保留。
榛子树开花形态:
雄花序单生,果单生或2-6枚簇生成头状。果苞钟状,外面具细条棱,密被短柔毛兼有疏生的长柔毛,密生刺状腺体,很少无腺体,较果长但不超过1倍,很少较果短,上部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全缘,很少具疏锯齿。序梗密被短柔毛。坚果近球形,无毛或仅顶端疏被长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