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下
列各选项 中选出与 “事倍功 半”中的 “倍”意 思相同的 一项是:A.愿伯具
言臣之不敢 倍德也。《 鸿门宴》( 通“背”, 背叛 )B.较秦
之所得, 与战胜而 得者,其 实百倍。 《鸿门宴 》(一倍 )C.独在异
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 思亲。王维 《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副词, 越发,更加 ,倍加)D.丧主
即位,周 室父兄子 孙倍之。 《穆天子 传》(督 péi, 陪伴,伴 随。)答案是:B.
一倍,原数基 础上增加的相 等数。(A. 通“背”,背 叛 ;C.副 词,越发,更 加,倍加;D .读péi, 陪伴,伴随。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鸿门宴》的重点字词解释和翻译有哪些?
《鸿门宴》的重点字词解释和翻译:
1、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事,侍奉。
2、要(yāo):邀请。
3、卮(zhī):酒器。为寿:古时献酒致祝颂词叫为寿。
4、秋毫:秋天动物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5、籍:登记。
6、府库:仓库。
7、非常:指意外变故。
8、倍德:就是忘恩负义的意思。倍,同“背”。
9、蚤:通“早”。谢项王:向项王陪罪。谢,,道歉。
10、从百余骑(jì):带领随从一百多人。骑,一人一马为一骑。
扩展资料
1、作者简介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司马谈之子。
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2、创作背景
司马迁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担任太史令,从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后来称为《史记》)。
后因向汉武帝为李陵战败投降匈奴之事辩护而被捕入狱并处以腐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创伤。
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为《项羽本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