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是什么情况,会怎么判刑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是什么情况,会怎么判刑

2023-09-2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行为的严重程度和数额大小,判刑从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开始,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结束。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包括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的财物毁坏、造成生产经营停止的设备破坏、极其恶劣的破坏手段等。

法律分析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判刑

本条规定,犯故意破坏财物罪,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毁坏个人财物,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坏生产、经营设备设施,造成停产或经营停止,引起重大损失;破坏手段极其恶劣的;等等。

拓展延伸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标准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是指故意损坏、破坏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一是主观方面的故意,即明知是他人财物且有意进行破坏;二是客观方面的实施行为,如砸、打、烧、拆等;三是破坏行为导致他人财物损毁、毁坏或丧失使用价值。刑罚标准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轻微情节可处以罚款或拘役,严重情节可判处有期徒刑。具体刑罚还需考虑犯罪主体的前科情况、犯罪动机等因素。法律对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从严惩处,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结语

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而定刑罚。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故意和客观实施行为,破坏行为导致他人财物损毁或丧失使用价值。刑罚需综合考虑犯罪主体前科情况和犯罪动机等因素。法律从严惩处该罪行,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三百零二条 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关爱、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