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常见赡养纠纷有什么

农村常见赡养纠纷有什么

2024-01-2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农村常见赡养纠纷如下:

1、农村中部分赡养人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较差,漠视对老人的赡养义务。

2、分家析产引发的矛盾带来赡养纠纷。

3、农村的多子女现象成为导致不赡养现象的原因之一。

4、受旧的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农村老人往往只将儿子作为赡养义务人,而忽视了女儿的赡养义务。

5、子女长年外出务工,造成老年人生活无着,引发赡养纠纷。

一、什么是五保户?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农村五保供养经费不得低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

二、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与赡养老人有关的规定包括:

1、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3、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一、赡养老人的具体标准是:

1、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老人生病时,赡养人应当让老人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应当对老人进行照料,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委托他人帮忙照料;

3、赡养人还应当对老人的住房进行妥当的安排;

4、赡养人还应当照顾老人的田地、林木和牲畜,获得的收益归老人所有。

二、赡养人的义务包括:

1、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3、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4、赡养人有义务耕种或者委托他人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或者委托他人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