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拘留分为三种,即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治安拘留)和司法拘留。
仅刑事拘留使用保释即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行政拘留(治安拘留)是可以暂缓执行;司法拘是留承认并改正错误的,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一、拘留半个月还没出来是什么结果
被拘留十五天以上了还不放人一般就两种可能:
1、治安拘留数行为并罚。
2、涉嫌犯罪,遭到刑事拘留,刑事拘留就有判刑的可能。
拘留分为三种: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刑事拘留。
行政拘留一般是针对涉嫌行政违法的,最长为15日,数行为并罚不超过20日,拘留期满就释放。
司法拘留也叫做民事拘留,仅仅针对妨害司法的行为,拘留期满就释放。
刑事拘留一般是3日以内,经批准可以延长4日,重大疑难案件,可以延长一个月,所以最长就是37日,刑事拘留以后一般就要批捕了。
二、喝酒寻衅滋事要拘留多久
喝酒寻衅滋事的拘留情况如下:
1、如果寻衅滋事的行为情节较轻,只属于违法行为,未涉及刑法,那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处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
2、如果当事人的行为已经涉嫌触犯寻衅滋事罪,那么案件将进入刑事司法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刑事拘留的时间最长可以达三十日。
拘留,是指扣留,拘禁。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以及民事拘留。其中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民事拘留属于司法行政性质的处理,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必须岀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 、捺指印。拒绝签名或者按指印的,执行拘留的人员应当予以注 明。被拘留人如果抗拒拘留,执行人员有权使用强制方法,包括使用戒具。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 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三、什么是行政拘留和治安拘留?
治安拘留就是行政拘留,两者没有区别。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期满即释放,由公安机关决定,在行政拘留所执行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