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冬季养生知识 泡脚

冬季养生知识 泡脚

2024-02-1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冬天的时候每天进行泡脚,对身体有一定好处。但需要注意水温不要过高,40℃左右、舒适不烫即可,泡脚时间也不要过长,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并且足部存在炎症、破溃或外伤的人群,应注意不能泡脚,以免加重病情、不利于恢复。1、缓解寒冷:冬天每天泡脚,可以使脚的温度增加,扩张足部血管,升高体温,有助于缓解手脚冰冷的情况;2、缓解疲劳:脚底中含有较多穴位,冬天每天泡脚可以刺激脚底的穴位,有助于缓解疲劳、放松心情;3、预防疾病:冬天的时候泡脚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体内的湿气排出,所以能够间接起到预防部分疾病的功效。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怎么样泡脚养生?泡脚养生的正确方法

许多人冬天的时候都非常喜欢泡脚,因为冬天的时候天气比较寒冷,泡脚能够让人立马感受到温暖,所以许多人也就养成了泡脚的习惯,只是好多人都并不清楚到底该怎么样泡脚才能起到养生的功效。那么怎么样泡脚养生?泡脚养生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1、养生泡脚的方法

1、热水泡脚

功效:用热水泡脚,对身体很有好处,特别是在冬天。中医有一个说法,叫作“风寒从脚下生”,冬天天气寒冷,人体更容易出现寒性肌肉酸痛、手脚冰凉以及寒性胃痛等各种不适,坚持用热水泡脚则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解表散寒,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

做法:每晚用40℃至50℃的水泡脚15分钟。泡脚时水要没过脚面,水凉了可再加入热水,使人对温度能慢慢适应,不应一次倒入太烫的水,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注意:睡前用热水泡脚特别适合寒证,如平素怕冷、手足凉,伴有慢性腹泄、痛经、冠心病、小便困难等病症。

2、醋水泡脚

功效:经常用醋泡脚可调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平衡阴阳。使用醋泡脚可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各部分因为长期不动或者是疲劳而导致的缺氧,增强新陈代谢,改善手脚冰凉情况。长期坚持用醋泡脚,不仅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对于身体的强壮与抵抗能力的增强都有改善作用。

做法:每晚睡前将2500毫升6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倒入盆中,加食醋150毫升浸泡双脚,淹没踝关节。每次浸泡20分钟即可。

注意: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虽然食醋泡脚能够治疗脚气病,但是一定要在脚部没有伤口的时候进行泡脚,避免出现不好的情况哦!

3、花椒泡脚

功效:花椒在中药里归入祛寒类药物,它能祛除湿寒,扶助阳气,利气行水。另外,花椒还有杀菌、消毒、止痛、止痒、消肿等作用。用花椒煎汤泡脚能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天天坚持下去,可起到去病延年之效果。最明显的是可增强对流感病毒或其他传染病的免疫能力。

做法:用花椒煎汤泡洗。每晚睡前先将双脚洗净,再用此汤烫泡。泡脚的时候,最好是按摩脚部,即使你对穴位不了解,也可以全脚部进行揉搓按摩,可有效刺激脚部穴位,起到很好的保健防病作用。

注意:花椒泡脚不宜长期连续进行,感觉原来的病症消失,就应该停止几天,等出现不足症状时再进行,否则可能出现中医古籍中说的“乏气”和“火自水中生”等现象。

4、艾叶泡脚

功效:艾叶泡脚具有驱寒作用,天天用热水泡脚本来就有促进血液循环赶走体内湿寒的功效,况且艾叶能通十二经络,调理阴阳。经络通畅的人,气血就会跟着畅通,而气血健康的人,体内寒气自然也就无处可待。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实火有关的疾病。

做法: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

注意:在用艾叶水泡脚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去了寒又不泻气。只要没有明显上火时,每天只用温水泡脚,不要用艾叶水泡脚。

2、冬季养生小常识

1、补充充足的水分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身体各部位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每天喝多少水合适呢?一般保证在2000—3000毫升就够了。

2、喝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为适宜。

3、护脚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众所周知,脚部神经丰富,更是三条阴经三条阳经的交接点,脚部一受凉,就会通过神经的反射作,引起感冒,关节炎甚至腰腿痛痛等。所以冬季鞋袜要勤洗勤换,每天晚上用温热水泡脚20——30分钟,如果能使用一些脚本生物科技的中药足浴粉,则能使气血循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当运动出汗

冬季属阴,所以养生关键就是要防止外来寒邪入侵到体内,一定要“祛寒就温”,但是暖并不是把空调温度调高,也不是穿的越多越暧。如果穿得过多则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出汗过多则更能泄气,所以在锻炼身体时要动静结合,所有运动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

5、多食温热,少食寒凉

冬季养生要以家用健身器材养生为辅。传统养生学将食物分为寒凉、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平性三大类。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为了御寒保暖,应多食用具有温热性质的保健知识,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包括养生保健知识、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等。

6、睡眠充足

冬季早睡晚起。一般8-9小时睡眠,老人可以适当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坚持午睡1小时;但睡眠不宜过多。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忌蒙头入睡,应开小气窗通风。

7、饮食有节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的盲目主观规定不符合客观规律是不行的,当你想吃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是你的身体缺乏这种东西,就应该摄入这些食物。“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的养生观点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养生保健应该按照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工作情况而决定饮食的次数和数量。

8、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早晚气温变化较大,不要贪凉,夜温低要盖好被褥,以免受凉,日间衣着不宜过厚,以不着凉为度。适当少穿点,适当冻一下,利于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冬季注意衣着保暖,室内温暖,预防寒冷侵袭,尤其注重足的保暖;但忌暴暖、过度烘烤。外出时注意手、足、头面部防寒保温,预防冻疮。

冬季养生如何泡脚最好?文中小编已经给大家整理了几种适合冬季泡脚的方子,此外,想要让这个冬天过得更健康,了解一些冬季保健小窍门肯定是有帮助的。

3、中药泡脚需要注意

1、时间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30分钟为宜。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脑部易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休息一下。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能力差,应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2、泡桶注意卫生清洁

如泡脚桶不清洁彻底或者桶壁内没有进行抗菌处理,脚上细菌就容易残留在桶壁内,造成对脚部的反复感染,因此选择好的泡脚桶十分重要。

3、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人营养不良。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泡脚。

冬季为什么要泡脚?冬季泡脚要注意什么?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有手脚冰凉的毛病,然后有些人就会选择泡脚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手脚冰凉的毛病。其实泡脚这种方式是可取的,有很多注重养生的人也会经常泡脚。但是泡脚也不是说随便拿一盆热水,然后把叫伸进去就行的,我们泡脚也是有讲究的。那么冬季泡脚要注意什么呢?冬季有哪些药适合泡脚呢?

一、冬季泡脚的好处

1、把双脚浸入大约40℃的热水中,15-20分钟后,头痛会明显的缓解。

2、对于感冒发热病导致的头痛,热水泡脚还能帮助退热。

3、如果有一系列不适症状,如饮食不佳、疲乏无力、睡眠不好、精神不振、情绪不稳等,可用热水泡30分钟脚,再用10-20分钟搓脚心,直至发热,会变得神清气爽,全身轻松。

4、如果在泡脚时,能用手不断按摩涌泉穴及按压大脚趾后方偏外侧足背的太冲穴,能降低血压。

二、冬季泡脚的禁忌

1、泡脚不要太久水温不要过高

每次泡脚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因为泡脚时人体血液循环和心率会加快,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脏负担。此外,由于血液会涌向下肢,有人会因脑部供血不足感到头晕,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更是要格外注意。

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如果水温太高,双脚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同时,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2、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泡脚时,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3、预防脚部传染疾病

脚部传染疾病一般有鸡眼、灰趾甲、甲周炎等,如果要预防这类疾病,首先最好不要穿公共拖鞋,其次在修脚的时候尽量用一次性或者消毒过的工具,最后用醋和生姜放进脚盆里泡脚,可以有效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

4、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泡脚。另外,对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来说,泡脚也有健康风险。

三、适合冬季泡脚的药材

1、生姜

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如果泡脚用的水量较多,或是怕冷的症状比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

做法: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2、桂皮

桂皮与花椒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做法: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3、红花

红花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做法: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

4、艾草

艾草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做法: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

在寒冷的冬天每天泡脚,会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引言:泡脚是非常不错的养生方式,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暖不热被窝。在睡前用热水泡脚,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能够让身体瞬间有暖意,对身体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今天小编想分享的话题就是,在寒冷的冬天每天泡脚,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一、在寒冷的冬天每天泡脚,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不仅能够治疗脾胃虚弱,失眠多梦的症状,而且能够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冬天用热水泡泡脚,会让双脚的血管扩张,会让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能够减少脑充血的症状,并且能够缓解偏头痛的现象。到了冬季,血液循环很容易出现不通畅的情况,那么在冬季泡脚,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垃圾,并且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养分。还能够通过神经反射来治疗某些疾病,泡脚能够使体内的循环速度不断加强,能够有效的预防多种疾病,但是要注意水的温度,不能够过烫,否则会烫伤皮肤,尽量控制在45~50度左右。在泡脚的过程中,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食盐,效果也会特别好。

二、冬季泡脚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冬季泡脚的时候,不要选择听信偏方。例如在网上如果看到一些泡脚的配方,不能轻易的尝试,尽量咨询医生后,再使用。在泡脚的时候,尽量选择木盆,因为木盆的保温效果比较好,而且经久耐用,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副作用。泡完脚后,身体的毛孔会迅速张开,特别容易着凉。所以在泡脚之后,要及时的穿鞋穿袜,不要让寒气进入到身体。泡完脚后,也不能够立马的去被窝睡觉。尽量泡完脚后,适量的揉搓脚部,等全身都有暖意,以后再入睡,这样养生效果也会更好。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