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取保候审到期后案子一年必须结案吗?

取保候审到期后案子一年必须结案吗?

2023-11-10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取保候审期限到期后一年内案子是否结案,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结案条件包括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案件定性准确、法律手续完备。移送审查起诉条件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法律手续完备。移送审查不起诉条件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犯罪情节轻微。撤销案件条件包括情节轻微、追诉时效期限、特赦令免除刑罚等。人民法院应在受理后2-3个月宣判,可根据特殊情况延长。检察院审查案件后可能起诉或不起诉。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到期后案子并不是一年必须结案。

取保候审期限到期后一年内案子是否结案,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取保候审属于强制措施,与案件是否了结并无关系。

2、结案的条件:

(1)案件事实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案件定性准确;

(4)法律手续完备

3、移送审查起诉的条件是:

(1)犯罪事实和情节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4)各种法律手续完备。

4、移送审查不起诉的条件是:

(1)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5、撤销案件的条件是:

犯罪嫌疑人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在侦查过程中,发现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侦查终结,撤销案件: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6、结案时间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不管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处于被取保候审的状态,检察院审查刑事案件之后,都有可能会作出起诉、或者是不予起诉的决定。根据规定,检察院提出公诉请求后,若是法院决定判刑,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结案的时间并非固定,而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决定。结案的条件包括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案件定性准确以及法律手续完备。移送审查起诉的条件是犯罪事实和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各种法律手续完备。移送审查不起诉的条件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犯罪情节轻微且不需要判处刑罚。撤销案件的条件是犯罪嫌疑人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包括情节轻微、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特赦免除刑罚等情形。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的结案时间应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对于特殊情况可延长,并需经上级法院批准。检察院审查刑事案件后可能作出起诉或不予起诉的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