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判缓刑移至外地需办理哪些手续?

判缓刑移至外地需办理哪些手续?

2023-11-10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缓刑罪犯在移居到缓刑地点以外的地方时,需要向缓刑执行地的考察机关报告,并经过考察机关的批准。此外,缓刑到司法局需要办理入矫手续,缓刑考验期间需要按时到司法所和司法局报道,并参加社区服务和集中教育。如果缓刑人员违反相关规定,如犯罪、私自外出等,将会被撤销缓刑并收监。

法律分析

缓刑罪犯被判处后,如果需要移居到缓刑地点以外的地方,就需要向缓刑执行地的考察机关报告,并经过考察机关的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缓刑到司法局要办什么手续

1、带着材料,复印件先去司法局报道,备案。然后去司法所报道,备案。以后按时按时报道就可以了,直到缓刑结束。

2、缓刑考验期应注意事项:

(1)准时到司法所报道,到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

(2)入矫后,按规定进行周汇报,司法所一般会固定一个时间,让你用固定电话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在哪里,在做什么。

(3)按照规定每个月参加社区服务,就是要参加打扫卫生。

(4)按规定到所参加集中教育,跟社区服务一样,也是每个月都有一次。

(5)如果有定位手机,那定位手机一定要开机,并随身携带。

(6)千万不要离开所在的市或者县,实在要出去的话,要办理请假手续。司法所只能批7天,7天以上要到市、县司法局批。

(7)千万不要再触碰法律,即犯罪,要不然撤销缓刑,收监。

(8)警告只要三次,不汇报,不参加社区服务、集中教育,不服从管理,私自外出、定位手机等等,都可以出警告,累计三次,三次后就可以收监了,所有要小心。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刑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缓刑的,缓刑人员在考验期间,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如果缓刑人员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结语

缓刑罪犯被判处后,如果需要移居到缓刑地点以外的地方,就需要向缓刑执行地的考察机关报告,并经过考察机关的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因此,缓刑罪犯在缓刑期间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可能会被撤销缓刑并收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六章 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社区矫正机构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后三十日内作出裁定,将裁定书送达社区矫正机构和公安机关,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拟撤销缓刑、假释的,应当听取社区矫正对象的申辩及其委托的律师的意见。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社区矫正对象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执行。执行以前被逮捕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撤销缓刑、假释的,对被逮捕的社区矫正对象,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予以释放。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