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处罚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处罚

2023-10-04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分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发生医疗事故后,需要进行医疗鉴定,确定是否是医疗事故,确定是谁的责任。如果是医生有责任的,由院方负赔偿责任,然后对医生进行内部处罚,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第四十六条至第五十二条规定、第五十五、五十六条规定以及《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依法承担下列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患者或家属经济损失。各项赔偿项目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已有详细规定,可以对号入座。具体数额的确定,患方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确定,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确定。各项赔偿项目确定后一次性支付,赔偿结束后不得再反悔。

(2)行政责任:对于医疗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于发生医疗事故的人员,卫生行政部门或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3)刑事责任: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医疗纠纷处理操作流程如何进行

医疗纠纷处理操作流程具体如下:

1、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具体如下:

(1)和解当事人:医院(医患办)、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去医院行政办公区商谈,不要去候诊区、诊疗区、医生办公室谈,影响他人的诊疗。每方代表不要超过五个人,避免众口难调、发生医闹,导致无法达成和解协议;

(2)和解协议:签署后的和解协议 具有合同的效力,一方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履行和解协议或者要求撤销合同(如有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的情形)。

2、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书面申请;

3、申请人民调解:医调委(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由退休法官、医生、律师组成,具有法律和医学专业能力。双方共同申请或一方申请另一方同意。在调解申请书中写明争议点,调解员通过查阅病历、询问当事人了解案情,了解案情之后,通过内部讨论、咨询专家、经过双方同意后委托鉴定之后给出医疗损害责任评估,最后给出调解建议(医疗机构应赔多少钱),接受之后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然后走民诉法的特别程序30日内去医调委所在地的基层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有效,确认之后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若未确认则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履行调解协议。调解不收费,不影响其后的诉讼。

4、申请行政调解:卫健委调解,追究行政责任,对医疗机构行政处罚。前提是医生违反了执业医师法,医院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如果没有上述违法行为,则无法追究行政责任。

5、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具体流程如下:

(1)诉前准备工作。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有资料),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选择适用何种法律方式解决纠纷了;

(2)诉讼。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安排时间进行第一次开庭,该次开庭主要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经过质证的病历将在第一次开庭后由法院移交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所以在首次开庭这一阶段患方应把握好机会,认真仔细审查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尽可能将对自己不利的病历资料排除出有效证据之外;

(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开庭时向法院申请鉴定,准备医疗损害鉴定申请书,对鉴定材料经过质证确定真实性无异议之后,选择鉴定机构,共同选择或摇号。鉴定材料没有经过质证程序不可以直接向鉴定机构提交。举行鉴定听证会后,审查鉴定意见书;

(4)赔偿款的确定。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出来后,如认为构成医疗事故,患方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赔偿款项,但要考虑到医方的诊疗行为和患者出现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多大的因果关系,来确定医方应承担的责任。患方应实事求是的分析医方过错程度来确定赔偿额,避免盲目索赔,导致自己承担过多的诉讼费用。 在更多的时候,医疗鉴定结论是认定医方不构成医疗事故的,这种情况下患方可灵活应用《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原则,举证证明医方的诊疗行为存在瑕疵并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后果,以人身损害为由提起索赔。

一、医疗纠纷的表现形式具体如下:

1、医疗事故纠纷,医疗行为被确定为医疗事故而引起的纠纷;

2、医疗伤害纠纷,在医疗机构为患者实施医疗行为过程中,故意或过失侵犯了患者的人身权利,给患者生命和健康造成侵害的,医疗伤害纠纷;

3、医疗合同纠纷,医患双方认为对方违犯医疗合同引起而引起的纠纷。

二、医疗纠纷对医生的处罚如下:

1、医疗事故纠纷医生可能会受到诸如被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被吊销其执业证书的处罚;

2、如果医生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生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没有构成犯罪,那就是医院对患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医生如有重大过失或过错的,医院可以向医生部分追偿外,医生还可能受到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总之,疗纠纷处理操作流程是协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向人民法院起诉。医疗纠纷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医疗事故纠纷、伤害纠纷以及合同纠纷等。同时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后,可以向存在重大过失的医生追偿。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刑法》

第三百三十五条【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