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解除合同。同时,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过错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互不承担责任。当事人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证据清单、证据材料以及原、被告的身份证明材料,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起诉三到六个月左右结束,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
法律分析
如果合同到期后未能履行,当事人可以协商解除该合同。如果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原因是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过错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如果是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无法履行,则可解除合同,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未履行合同如何起诉
1.当事人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提交起诉状、证据清单、证据材料以及原、被告的身份证明材料;
3.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4.当事人按时缴纳诉讼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三、未履行合同起诉多久结束
未履行合同起诉三到六个月左右结束。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上诉的,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结语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解除合同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未履行合同的问题。如果合同到期后未能履行,当事人可以协商解除该合同。如果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原因是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过错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如果是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无法履行,则可解除合同,双方互不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和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证据清单、证据材料以及原、被告的身份证明材料,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按时缴纳诉讼费用。起诉三到六个月左右结束,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上诉的,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六条 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五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通过反诉或者抗辩的方式,请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调整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