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我国婚假天数的规定和婚假的相关内容。按照法定结婚年龄不同,夫妻双方可享受的婚假天数也不同。晚婚年龄的女性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如果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法律分析
一、关于婚假天数的规定
1. 如果按照我国法定结婚年龄(女性20周岁,男性22周岁)结婚,那么夫妻双方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二、婚假
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婚假是劳动者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按照我国法定结婚年龄,夫妻双方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婚假不包括探亲假。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 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三条 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婚姻关系的,应当到婚姻登记机关重新进行结婚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婚姻登记工作,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实施,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制定本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