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关系中,两人共同拥有的财产通常会按照共有财产的原则进行处理。同居期间取得的房屋可以被视为共同共有的财产。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是民法上的两种共有形式。共同共有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在共同共有的房屋如何分割方面,可以通过协商约定的方式分割。分割时,应先确定各共有人的所有权份额,使共同共有转变为按份共有,然后按按份共有的方式进行分割。
法律分析
在同居关系持续期间,两人共同拥有的财产通常会按照共有财产的原则进行处理。因此,同居期间取得的房屋可以被视为共同共有的财产。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是民法上的两种共有形式。
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根据某种共有关系而对某项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共同共有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八条【按份共有】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
第二百九十九条【共同共有】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二、共同共有房屋如何分割
共同共有的房屋可以通过协商约定的方式分割。分割时,应先确定各共有人的所有权份额,使共同共有转变为按份共有,然后按按份共有的方式进行分割。
确定各所有人的份额,应本着协商一致的原则,各所有人均应本着团结和睦、互助互让的精神进行协商,以求达成一致的意见。若法律对此有特殊规定的,应依照法律的规定。
三、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区别
1、二者成立的原因不同:共同共有的成立,须以存在共同关系为前提,按份共有则没有此限制。
2、享有的权利不同:在按份共有中,共有人对应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共有人之间的彼此限制相对较小。在共同共有中,共有人的权利及于共有物的全部,并不是按照应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因此原则上应得到全体共有人的同意后,可行使对共有物的使用、收益等权利。
3、分割的限制不同:在按份共有中,共有人除了因共有物的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约约定不能分割的期限之外,随时可要求分割共有物。在共同共有关系中,各共有人则不得请求分割共有物。
4、对共有物的管理不同。
5、对应有部分的处分不同:在按份共有中,各共有人可自由处分其应有部分;而共同共有中,则没有应有部分的处分可言。
6、共有关系的存续期间不同:按份共有就其性质而言,共有人之间不存在婚姻家庭等共同关系,因此其共有关系具有短暂性;而共同共有人之间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存续期间较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七条,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组织、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结语
在同居关系持续期间,两人共同拥有的财产通常会按照共有财产的原则进行处理。因此,同居期间取得的房屋可以被视为共同共有的财产。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是民法上的两种共有形式。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根据某种共有关系而对某项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共同共有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八条和第二百九十九条分别阐述了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的相关规定。在共同共有的房屋如何分割方面,可以根据协商约定的方式进行分割。在确定各所有人的份额时,应本着协商一致的原则,各所有人应本着团结和睦、互助互让的精神进行协商,以求达成一致的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第二百五十五条 国家机关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处分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