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结婚要彩礼属于违法吗

结婚要彩礼属于违法吗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本文探讨了彩礼相关问题。彩礼是指男女双方在结婚时所涉及的费用,虽然目前没有法律规定禁止收取彩礼,但男方婚前给付彩礼给女方存在争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并未对彩礼作出新的规定。在彩礼方面,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或登记结婚后未同居生活,收取彩礼的一方需要返还。另外,《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了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未到法定婚龄等。

法律分析

一、结婚需要支付彩礼是否违法?

结婚需要支付彩礼并不属于违法行为。《民法典》并未对彩礼作出新的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都要求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是,男方婚前给付彩礼给女方是目前普遍的风俗,是否属于索取财物存在争议。女方一般认为收取彩礼是风俗礼仪,不是索取财物的行为。《民法典》也没有对违反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措施。

(一)婚前给付彩礼是当地的风俗习惯,男女双方要量力而行。夫妻感情才是婚姻的基础,不能把彩礼多少视为感情厚薄的标志。

(二)给付彩礼一方要保留好支付的凭证,尽量采用银行转账方式。给付物品的可以要求出具收条。以后发生争议时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三)收取彩礼一方如果未办理结婚登记或登记结婚后未同居生活的,要返还彩礼。同居期间的共同开支可以扣除。双方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去法院起诉。

二、订婚后分手了前男友彩礼需要还吗

订婚后分手了前男友彩礼需要返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三、彩礼规定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对于彩礼的规定

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第八条未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张享有继承权的,依据本解释第七条的原则处理。

第九条有权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其中,利害关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二)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的,为未到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

(三)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

第十条当事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婚姻无效,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在提起诉讼时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请求确认婚姻无效案件后,原告申请撤诉的,不予准许。

对婚姻效力的审理不适用调解,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可以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另行制作调解书;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一并作出判决。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后,经审理确属无效婚姻的,应当将婚姻无效的情形告知当事人,并依法作出确认婚姻无效的判决。

第十三条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关系分别受理了离婚和请求确认婚姻无效案件的,对于离婚案件的审理,应当待请求确认婚姻无效案件作出判决后进行。

第十四条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死亡后,生存一方或者利害关系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的规定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十五条利害关系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为原告,婚姻关系当事人双方为被告。

夫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为被告。

拓展延伸

结婚彩礼是否违法?《民法典》这样规定。

结婚彩礼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但是是否合法一直备受争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结婚彩礼属于夫妻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意味着,彩礼的所有权归夫妻个人所有,而不是夫妻共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彩礼的支付往往伴随着高额的利息和费用,这些费用可以被视为“彩礼的利息”或“彩礼的附加费用”。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如果彩礼的利息或附加费用超过了合理数额,可以视为高利贷行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虽然《民法典》已经对结婚彩礼的法律地位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彩礼的支付仍然需要谨慎处理,避免涉及到法律风险。

结语

彩礼规定是什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规定,结婚需要支付彩礼的,男女双方应当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婚姻关系或离婚。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未依据法律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张享有继承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