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在招工过程中应一视同仁,不得有歧视规定。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但可被公安机关查到。如果国企规章制度未明确行政拘留导致辞退,构成非法辞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7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二倍赔偿。
法律分析
如果是指曾经违法犯罪,那原则上应该可以。除非国有企业在招工公告中有特别规定。各地在招工过程中不应该有歧视规定,应当一视同仁。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的案底,但是,被行政拘留的记录在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应当是可以查到的。国企中的规章制度中如果没有特别规定行政拘留就要被辞退,那么如果被辞退构成非法辞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七条#160;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拓展延伸
国企员工行政拘留:如何应对并保护员工权益?
当国企员工遭受行政拘留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并保护员工权益。首先,及时与被拘留员工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并提供支持。其次,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拘留原因和程序,并确保员工受到公正对待。同时,与律师合作,协助员工进行法律辩护,并保障其合法权益。此外,与员工家属保持沟通,提供情绪支持和协助。同时,与其他员工保持透明沟通,防止谣言传播,维护团队稳定。最后,定期评估和改进内部制度,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并为员工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和支持机制。通过这些措施,国企能够应对行政拘留,并保护员工的权益。
结语
国企应秉持公平原则,不应在招工过程中歧视拥有行政拘留记录的求职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七条,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当国企员工遭受行政拘留时,应及时联系员工并提供支持,与相关部门沟通并确保公正对待,协助员工进行法律辩护并保障其权益,与员工家属保持沟通,与其他员工保持透明沟通,定期评估和改进内部制度,为员工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和支持机制。通过这些措施,国企能够应对行政拘留,并保护员工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四章 厂长 第四十六条 厂长必须依靠职工群众履行本法规定的企业的各项义务,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和其他群众组织的工作,执行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作出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四章 厂长 第四十八条 厂长在领导企业完成计划、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的,由政府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三章 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条 企业有权确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工资形式和奖金分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