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行业安全水平,根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和济南市局《公路系统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平安公路”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内强素质,外树品牌,全面实施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建设,为持续推动济南公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公路系统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作机制,有效落实基层单位教育培训主体责任、管理部门监管和服务责任。完善安全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实体培训和互联网培训网络,拓展继续教育模式渠道,形成分工明确、统筹推进、协同配合的良好格局。基层单位各级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急管理人员等关键岗位安全培训覆盖面95%以上。全局从业人员法制意识、安全知识、专业技能明显提升,安全素质基础得到夯实,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三、实施步骤
(一)细化方案阶段(20xx年6月)。
各单位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目标措施、进度安排,落实责任,提出预期成果,并将实施方案于20xx年6月底前报送局安委办。
(二)推进实施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
完成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有关制度的制定完善;深入推进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完成目标任务;推进公路安全文化大发展。
(三)总结评估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10月)。
各单位对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将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提炼固化为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管理制度,构建长效机制。
四、具体任务
(一)摸清现状。开展对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状况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准确详实地掌握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岗位技能、职业操行等基础信息和素质状况,研判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需求。
(二)因需施训。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针对性的组织教育培训。加强与高等院校以及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发挥其教育培训优质资源,搭建培训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媒体,定向推送安全知识,促进安全素质提升线上线下结合。
(三)加强教育。入职教育方面,开展岗前培训、警示教育,举例说法,从法规视角解读分析事故案例,强化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人员安全意识、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巩固。在职教育方面,推进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相关制度的建立落实,发挥培训机构和远程教育资源,多形式开展继续教育活动,注重知识更新,提升从业人员岗位适应、职业发展和实践能力。
(四)注重文化。建立安全例会、安全风险告知等制度。利用“安全生产月”、“交通大讲堂”等活动,广泛开展安全知识普及和认识教育。编写《职工安全行为规范》,制作安全操作动漫画册、挂图、视频。在生产施工作业现场、收费广场等,设立安全文化窗口或安全风险告知牌,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开展安全知识竞赛、职业安全技能竞赛等活动,带动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
(五)完善制度。制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相关制度,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检查落实,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安全生产培训情况、关键岗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等情况纳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范围,以促进和保障教育培训取得实效。
五、保障措施
(一)筑牢责任体系。安委会负责指导、协调全局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检查督导全局各单位开展相关工作情况。组织实施分管安全、应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科、应急办等单位负责人,以及具体从事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局属各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开展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提升工作。
(二)确保经费投入。要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等费用纳入经费保障范围,严格资金使用,确保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认真落实《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财企〔20xx〕16号),监督企业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提取、使用安全经费。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及平台,加强新闻宣传,广泛开展安全知识普及和认知教育。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努力形成全行业更加重视、全社会更加关注公路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