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篇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篇3

2024-07-1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马克吐温曾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位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位就是海伦.凯勒。”

  说起海伦.凯勒,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想起海伦的八十八年的人生,仅有十八个月的光明与热闹,其余的八十七年全是黑暗伴安静的煎熬……

  说是煎熬,但对海伦.凯勒来说却是一种锻炼。现在,许多同学总是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压力,那海伦在这八十七年的锻炼中就不会有压力吗,你的压力与她的压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1892年冬天,那时海伦仅12岁,因为《霜王》事件——写了一篇与她人相似的小说,愿本信任她的人,现在成为了她的“敌人”。

  她的心中不知藏了多少人的不信任与多少人的逼迫。这些跟你那“小小点”的压力简直是天差地别。我们又”何德何能”说自己的压力很大呢?

  海伦.凯勒说过:“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这就是她的动力。

  海伦的每一天都在坚持,就像这次的《霜王》事件一样,当所有人都不信任她时,她不会放弃自己的意愿,坚信自己没有抄袭,最后,海伦被判定无法故意抄袭。当然,说简单点就像按电视遥控器一样,只要你愿意多坚持一下,多按一下,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

  “坚持”并不是我能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到的唯一,还有“美的眼睛”。

  在一次的感受大自然时,海伦首次体会了“妈妈”的凶猛。那风,那雨是如此的凶悍。

  大家可能会想,她眼睛瞎了,怎么看得到风带来的`灾难;她耳朵聋了,怎么听得到雷的震撼?

  但就是这样,海伦才能真正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在风的推动树在颤动,海伦抱紧树干,感到了风的威力;在雷的吼叫下,树叶在发抖,海伦的脸被吹来的叶子打得通红,感到了雷的怒火。这就是大自然所给予海伦的美。

  海伦.凯勒的精神是一般人所比不了的,我们说她有残缺,其实真正有“残缺”的是我们,我们缺的是——精神。

  我能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说一辈子都可能说不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