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突犀的注音是:ㄍㄨˇㄊㄨㄒ一。
骨突犀的拼音是:gǔ tū xī 。结构是:骨(上下结构)突(上下结构)犀(半包围结构)。词语解释是:即骨咄犀。骨突犀[gǔtūxī]⒈即骨咄犀。引证解释是:⒈即骨咄犀。参见“骨咄犀”。引《辽史·道宗纪一》:“壬戌,詔夷离堇及副使之族并民如贱,不得服驼尼、水獭裘,刀柄、兔鶻、鞍勒、珮子不许用犀玉、骨突犀;惟大将军不禁。”。网络解释是:骨突犀骨突犀。7、网友释义是:骨突犀,读音gǔtūxī ,汉语词语,意思为骨咄犀。8、汉语大词典是:即骨咄犀。《辽史·道宗纪一》:“壬戌,诏夷离堇及副使之族并民如贱,不得服驼尼、水獭裘,刀柄、兔鹘、鞍勒、佩子不许用犀玉、骨突犀;惟大将军不禁。”参见“骨咄犀”。《汉语大词典》:骨咄犀 拼音:gǔduōxī亦作“骨笃犀”。即蛇角。可制器物,亦可供药用。宋洪皓《松漠记闻补遗》:“契丹重骨咄犀,犀不大……纹如象牙,带黄色,止是作刀把,已为无价。”明陶宗仪《辍耕录·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故曰蛊毒犀。《唐书》有古都国,必其地所产,今人讹为骨咄耳。”亦省作“骨笃”。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蛇角》:“骨咄犀亦作骨笃。”。
骨突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骨突犀详细内容】
⒈即骨咄犀。参见“骨咄犀”。引《辽史·道宗纪一》:“壬戌,詔夷离堇及副使之族并民如贱,不得服驼尼、水獭裘,刀柄、兔鶻、鞍勒、珮子不许用犀玉、骨突犀;惟大将军不禁。”
二、网友释义
骨突犀,读音gǔtūxī ,汉语词语,意思为骨咄犀。
三、汉语大词典
即骨咄犀。《辽史·道宗纪一》:“壬戌,诏夷离堇及副使之族并民如贱,不得服驼尼、水獭裘,刀柄、兔鹘、鞍勒、佩子不许用犀玉、骨突犀;惟大将军不禁。”参见“骨咄犀”。《汉语大词典》:骨咄犀 拼音:gǔduōxī亦作“骨笃犀”。即蛇角。可制器物,亦可供药用。宋洪皓《松漠记闻补遗》:“契丹重骨咄犀,犀不大……纹如象牙,带黄色,止是作刀把,已为无价。”明陶宗仪《辍耕录·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故曰蛊毒犀。《唐书》有古都国,必其地所产,今人讹为骨咄耳。”亦省作“骨笃”。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蛇角》:“骨咄犀亦作骨笃。”
四、其他释义
1.即骨咄犀。
五、关于骨突犀的成语
六、关于骨突犀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