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度的基础解释是:∶日常的态度失其常度∶一定的法度、规则天有常度,地有常形。
常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常度详细内容】
常度chángdù。(1)日常的态度。(2)一定的法度、规则。常度[chángdù]⒈日常的态度。例失其常度。英normalmanner;⒉一定的法度、规则。例天有常度,地有常形。英fixedlaw;
二、引证解释
⒈固定的规律或法度。引《楚辞·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汉东方朔《答客难》:“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⒉一定的标准、规格。引宋叶适《李仲峰墓志铭》:“庐室用器,皆有常度。”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三》:“儒臣之进止有常度,不若宦寺之卧起而间也。”⒊指正常的方式。引谢觉哉《体育活动的好处》:“一天工作八小时,学习或其他事件八小时,睡眠八小时,这是常度。”⒋常态。引《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幽怪二·水鬼假冒舢板船》:“自登舟之后,柏存举措言语,颇改常度。”
三、国语辞典
平时的态度。常度[chángdù]⒈平时的态度。引《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卷六·幽怪·水鬼假冒舢板船》:「自登舟之后,柏存举措言语,颇改常度。」⒉固有的法则、规律。引《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汉·东方朔〈答客难〉:「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四、辞典修订版
平时的态度。《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卷六.幽怪.水鬼假冒舢板船》:「自登舟之后,柏存举措言语,颇改常度。」固有的法则、规律。《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汉.东方朔〈答客难〉:「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五、关于常度的造句
1、饮食有常节,超居有常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吾辈总己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必诚则志青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立之日。
3、坐中客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起而涕泣,绍容貌自若,不改常度。
4、帝疾甚,举措或改常度,遇宦者尤少恩,左右多不悦,乃共为谗间。
5、先是,宫中须索稍逾常度,重诲辄执奏,由是非分之求殆绝。
6、试纸粘墨香,金笔下千言。思虑心平定,谨慎落笔闲。且喜平常度,切忌神慌乱。畅游题海后,金榜题君名。六月高考了,祝你成功。
六、关于常度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