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钵的相关诗词是:《祖师衣钵·西方达磨问归程》、《再游南华有祖师衣钵》、《祖师衣钵·达磨将身带履归》。
衣钵的拼音是:yī bō。注音是:一ㄅㄛ。结构是:衣(独体结构)钵(左右结构)。
衣钵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汉语大词典 【点此查看衣钵详细内容】
亦作“衣钵”。(1).佛教僧尼的袈裟与饭盂。唐崔颢《赠怀一上人》诗:“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和尚收拾衣钵被窝,打个包儿,做成一担,寻根竹子,挑出庵门。”清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六祖衣钵,传自达磨,藏广东传法寺。衣本西方诸佛传法信器,钵则魏主所赐。”秦牧《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惠能﹞在原籍死后移灵曲江南华寺,六十年代初南华寺还有他的‘真身’和‘衣钵’。”(2).佛家以衣钵为师徒传授之法器,因引申指师传的思想、学问、技能等。宋苏轼《再和许朝奉》:“传家有衣钵,断狱尽《春秋》。”明李贽《藏书·儒臣传·孟轲》:“孟氏之学,识其大者,真若登孔子之堂而受衣钵也。”清赵翼《奴子陆喜善蒸鸭戏调子才》诗:“浅夫好为师,竟尔付衣钵。”马南村《燕山夜话·宛平大小米》:“他由于家学渊源,继承他祖父的衣钵,书画也都有专长。”(3).借指僧家的衣食,资财。《八琼室金石补正·僧惠等造天宫像记》:“遂舍衣钵之馀,采石名山,访巧求能,愿雕真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寺僧广明,做人俊爽风流,好与官员士子每往来,亦且衣钵充实,家道从容,所以士人每喜与他交游。”
二、国语辞典
佛教僧尼的袈裟与饭盂。衣钵[yībō]⒈佛教僧尼的袈裟与饭盂。引《三国演义·第二七回》:「贫僧此处难容,收拾衣钵,亦往他处云游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亦且衣钵充实,家道从容。」⒉泛指老师所传授的思想、学术、技能。引宋·杨万里〈赠王婿时可〉诗:「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钵。」《通俗编·服饰》引《邵氏闻见录》:「君文宜冠多士,屈居十三者,欲君传老夫衣钵耳。」
三、辞典修订版
佛教僧尼的袈裟与饭盂。《三国演义.第二七回》:「贫僧此处难容,收拾衣钵,亦往他处云游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亦且衣钵充实,家道从容。」泛指老师所传授的思想、学术、技能。宋.杨万里〈赠王婿时可〉诗:「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钵。」《通俗编.服饰》引《邵氏闻见录》:「君文宜冠多士,屈居十三者,欲君传老夫衣钵耳。」
四、辞典简编版
衣,袈裟。钵,食具。衣钵本指佛教师徒相传的法器,佛法传承的依据。后泛指师长所传授的学术、技艺等。 【造句】王师傅毫不保留的将衣钵传给学徒,希望这门巧艺永远传承,并发扬光大。
五、关于衣钵的近义词
六、关于衣钵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