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贞德被认为是法国的民族英雄,围绕她的戏剧、小说、电影、电视不计其数,1999年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与米拉乔沃维奇二度合作(两人当时已婚),用现代语言重新诠释了这位600年前显圣的传奇少女。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吕克贝松耗费了整整一年时间,并用详实的史料真实还原了贞德受审场景。
▲ 贞德电影有多个版本,但米拉版本形象十分符合历史
而关于贞德接受天使“神谕”的桥段,吕克贝松插入了一个神秘的黑衣人,用纯熟的宗教知识拷问贞德,为此,吕克贝松专门请老戏骨达斯汀霍夫曼出山饰演这一角色。而贞德也在黑衣人的拷问下,意识到童年时候的天启不过是自我欺骗产生的幻觉,当这一切水落石出,贞德在绝望和恐惧中走上了火刑台。
吕克贝松对贞德的塑造和理解,虽然与中学教科书中的描述有一定差别,但依然没有脱离法国对贞德的正向评价,只是在科学观念深入人心、宗教情怀逐渐淡化的今天,对贞德所涉及的神秘主义做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和解读,这是贞德题材作品无法回避的伤口,也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要求。
▲ 吕克贝松与米拉曾是一对恩爱夫妻,可惜后来分道扬镳
其实自贞德殉难以后,她的形象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1417年英法百年战争进入第三阶段,英王亨利五世再次带兵进攻法国,并于1419年攻陷法国的鲁昂,打开了法国的门户。危急关头,法国内部却爆发不和,由于法王查理六世患有精神疾病,国王的兄弟奥尔良公爵路易和勃艮第公爵无畏约翰为了权力争吵不休,1407年约翰派人暗杀了路易,双方剑拔弩张,1419年约翰在皇太子查理的一次会议上,被一名骑士当场刺死。勃艮第继任公爵“好人菲利普”转而投向英国,而水性杨花的伊莎贝拉王后竟然与英国签订了《特鲁瓦协定》,把英国国王亨利五世及其儿子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排在自己儿子查理前边(英王亨利五世是查理六世的外孙)。混乱的宫廷丑闻进一步恶化了局势,1422年英王亨利五世和法王查理六世在两个月内相继离世,英王继承者亨利六世趁机自封为英法两国国王。
▲ 看似平庸的查理七世,却是百年战争的终结者
理论上来说,亨利六世是法国的合法君王,但民族意识高涨的法国人无法接受一个英国人来做他们的国王,更何况这个国家已经和法国发生了几十年的战争,于是一致支持太子查理继承王位,但当时的法国一片混乱,查理太子只控制着卢瓦尔河以南地区,他也没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整合派别对抗英国。更可悲的是,法国历代君主加冕的兰斯大教堂也在英国人控制之下,想要加冕,首先必须夺回兰斯。
就在此时,一则预言在法国民间流传开来:一个女人使法国丧失,另一个女人会拯救法国!
1412年在法国洛林一个叫做栋雷米的小村庄,贞德呱呱坠地,他的父亲是村里的小官员,负责税金征收和保卫工作,同时经营着一块50亩地的农场,贞德有三个兄弟,一个姐妹,和当时许多农村孩子一样,贞德没有受过正统教育,她的历史宗教知识都来自于母亲。
▲米迦勒在基督徒心目中地位很高,被誉为正义的化身
13岁那年,贞德声称遇到了大天使圣米迦勒、圣玛加利大和圣加大肋纳,告诉她要赶走英格兰人,并带领王储至兰斯进行加冕典礼。这里要做点补充,圣米迦勒是圣经中唯二提到名字的天使(另外一个是加百列),也是“天使长”“大君”“光之王子”,身份地位十分尊贵,相传他相貌英俊,作战勇敢,不掺杂一丝黑暗,是绝对正义的化身,除此以外,米迦勒与法国缘分不浅,圣米迦勒山就位于法国芒什省的一个小岛上,相传公元708年当地一位红衣主教在梦中遇见了圣米迦勒,于是在此开建教堂,并以天使的名字命名。
圣玛加利大和圣加大肋纳虽然不是天使,但也都是基督教的圣人,前者在基督教早期传播过程中殉道,后者促进了耶稣圣心的敬礼。总之,他们都是基督教中的大人物,能遇见他们,是莫大的机缘,就和中国人遇到观音菩萨,太上老君差不多。
▲圣米迦勒山今天已经成为法国旅游胜地
有了神仙加持,贞德百无禁忌,16岁那年她主动提出要见查理王子,但当地人只把她当做一个疯丫头,不予理会,次年她在两个士兵的支持下,伪装成男性,穿过勃艮第,见到了王太子查理。
查理太子对这个来历不明的丫头报以警惕,但此时的他焦头烂额,一方面是法军持续溃败,另一方面,法国内部派系林立,想要加冕力不从心,于是在简单调查了贞德身世后,让她参加了对奥尔良的远征。
这无疑是个大胆的尝试,现在看来,更像是查理王子急病乱投医的无奈之举,反正已经这样了,有人愿意去努力,为什么不试试呢!
于是贞德穿上借来的骑士装备,参加了奥尔良战役(当时的骑士装备非常昂贵,普通百姓根本负担不起)。此时的奥尔良城,已经被围困了7个月,双方都是人困马乏,贞德主张主动进攻,但却被主帅杜诺瓦将军排除在军事会议以外,战役打响后,英军迎头痛击,法军只得撤退,危急关头,贞德出现在战场,她剪着短发,身着男装,逆流而上,大大激励了疲惫不堪的法军士兵,他们一鼓作气拿下奥尔良城。
▲法王加冕的兰斯大教堂,外形与巴黎圣母院有些类似
首战告捷,贞德声望大涨,此后她带领法军高歌猛进,先后攻下雅尔若、帕泰、欧塞尔、特鲁瓦,1429年,太子查理在兰斯大教堂加冕,称查理七世。法国人终于迎来了名正言顺的国王。贞德的声望也达到最高点,法国人坚信,流传已久的预言得到了兑现,上帝派来的使者将会让这个国家从战争和混乱中苏醒过来,重塑旧日的荣光。
但1430年贞德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勃艮第派俘虏,由于查理七世没有为她交付赎金,贞德被英国人以一万金币买走。经过多次公开及秘密审判,贞德被以女巫的罪行处于火刑,年仅19岁。
据说行刑之火点燃后,贞德一直大声呼唤耶稣,直到咽气,围观的法国人无不泪流满面,而那个刽子手却因为害怕烧死一位圣女遭到天罚,不得不投入修道院了却残生。
▲贞德到死依然坚守着信仰,这也是后世被追封为圣女的重要原因
查理七世为什么不愿意为这位法兰西的英雄交付赎金,是个历史谜团,后世有很多猜测,有说他是担心贞德名气太大,影响到自己的威望;也有说贞德的贡献被历史夸大了,根本不值得为她支付那么多的赎金,总之,从贞德被俘到被处以火刑,法国王室及贵族无动于衷。
但1449年查理七世进驻鲁昂后,马上派人对贞德的审判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定英国人对贞德的判决是不公正的,必须将宗教异端和女巫罪名取消,但由于审判由宗教法庭主导,罪名也必须由宗教法庭来推翻,所以事情一拖再拖,直到1455年教皇才授权重新审判,并在1456年宣布贞德无罪。
罪名虽然取消,但贞德在法国历史中逐渐被淡化,15-17世纪法国描述百年战争的作品层出不穷,但多数对贞德一笔带过,仿佛她所做的一切无足轻重,只不过是历史的过客。
▲伏尔泰恨屋及乌,把历史和宗教问题归咎于贞德
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贞德因为促成查理七世的加冕,被启蒙主义者认为是君主制和天主教的同伙而大肆鞭挞,作为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对宗教势力深恶痛绝,也因此,他对用宗教加持身份的贞德十分厌恶,在其创作的《奥尔良少女》中,贞德成了一个粗鲁而又愚笨的私生女,她酗酒、吸毒,私生活极度不俭。
伏尔泰这近乎无礼的举动不但没有损害贞德的声誉,反倒激起了法国社会的声讨。尤其是保皇派,联合起来抵制伏尔泰的作品。大革命以后,法国陷入混乱,在对历史传统的认知方面,不同派别按照自身政治属性站队,历史人物被当做政治理念的招牌摇来摇去,贞德的历史地位再次发生变动。
但拿破仑却敏锐的觉察到了贞德的政治意义,他上台后不仅下令奥尔良恢复年度贞德纪念活动,还从文化领域重新追溯贞德的历史功绩,把她认定为法国的救世主。在拿破仑看来,贞德支持查理七世对抗英国的举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彼时英国法国交恶多年,纪念贞德可以唤起法国人对英国的仇恨,进而帮助他统一国内政治理念。
▲奥尔良市中心的贞德雕像,当地人对这位奥尔良的姑娘一直保持敬意
拿破仑倒台后,法国再度陷入政治混乱,帝国覆灭后外国占领所带来的屈辱感,加上经济和情感的困境,让法国人开始怀念辉煌时代引领国家的英雄人物,贞德这个充满怀旧气息的传奇女性,最符合法国人当时的情感,她曾经呐喊过的言语: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成为法国人找寻认同感的催化剂,进而让她超越了党派之间政治理念的分歧,升华为法国人普遍认同的民族英雄。
1869年,奥尔良主教邀请贞德当年去兰斯途中经过市镇的主教--共计12人向罗马教皇申请,将贞德封为圣人,但此后因为普法战争、寻找证明神迹、一战等问题一再拖延,直到1920年教皇本笃十五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宣布贞德为圣人,事情才算圆满结束。
▲今时今日,贞德已经成为法国历史和精神的象征
结语:
贞德身份的变迁,凸显了几百年来法国及欧洲政治、宗教、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取向,莎士比亚、席勒、伏尔泰、萧伯纳等等,都从不同角度为贞德定位,但最终,她在祖国危险时刻挺身而出的伟大精神得到了世人的认同和赞美,即便是站在对立面的英国人和罗马教廷,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正如丘吉尔所评价的那样:她体现了人类本性的善良和勇敢。不能不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高尚的情操逐渐超越了政治派别和国家的限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支柱,这也是我们今天了解历史,了解贞德的原因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