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正好有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每次上山来,见到她脸都通红,和她说话也是期期艾艾的,这次正好有机会,让他表现、表现。
2、刚一进小门,眼前的情景便让刑三眼前一亮,因为里面正好有着他朝思暮念了整整近月的那个美丽身影。
3、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而微笑正好有此神效。
4、但当时,上海正好有位在国际上也很有名的大科学家谈家桢,指出这一观点是错的。
5、岸边一棵粗壮的树木正好有个弯曲处能容下我的身体,我靠在那里大快耳颐,有小萝卜、辛辣香肠、白面包,还有从带来的自酿葡萄酒。
6、正好有一个人扑通一声扑倒在树下,从远处追来三个人,看来是屠杀手的手下了,和追杀天南的三个人一样的阵型,看来屠杀手所在的团队还是比较制度化的。
7、无巧不成书,正好有个叫贝利的女人,有一颗宏大的心可以和野兽这种长相悲惨的人分享,最妙的是,她长得还不难看。
8、八戒刚一坐下,正好有一盘卤鸭摆在面前。
9、在积分商城里,正好有天堂伞可以兑换。
10、如果我正好有一个可以分泌乳汁的女儿,我为什么不近水楼台先得月?
11、另外如果某些流行宗教版本里的上帝真的存在,正好有机会证明他是个彻底的傻瓜糊涂蛋,他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我们,不是吗?
12、所以我才打算自己去采呀,明天书塾没课,正好有时间。
13、她是从高二开学时与黄艳冰分到同一个寝室后才发现她的毛病的,那时正好有一个女同学在提开水时被烫伤,需要请假。
14、不干好啊,长鹿部落的阙居大人正好有这个意思,起鸣部落的蒙里哲大人更愿意担当这个中部鲜卑大人的重任,等慕容风俯首就擒后,你就让贤吧。
15、其间正好有一队金兵巡哨经过,当时杨折冲还在水里挣扎向前。
16、眼前这事正好有说头,应该主动向梁延发说说,当然,要装作不知内情的样子。
17、语文课学习《木兰辞》,正好有领导听课,语文老师想先找一位同学读课文,借此缓解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于是说:花木兰,你来大声读一读《木兰辞》!
18、当时,正好有人过生日,邀请大家在包厢里庆祝,就有人神秘兮兮掏出小瓶饮料,请大家品尝。
19、吴家后人将烧焦部分细心揭下,重新接拼后,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于是,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做《剩山图》。
20、她已经饿得头昏眼花,一股诱人的香气偷偷地钻进了她的鼻孔,路边正好有一家饭馆,那诱人的香味招引着她,艾小凤推开店门走了进去。
21、朱俪影突然高兴道风谦哥哥,今晚正好有一场灯会,你陪我去好不好。
22、不出所料,如果他们的队最近正好有赢比赛,学生就更有可能穿校服,因为校服上有印有学校名称的纹章。
23、木晟在看到这套锤法的瞬间,发现林云子留下的玉简内正好有一套类似的锤法,只不过残缺不全,根本无法修炼。
24、经过了几站次的上上下下之后,文迪来到了车厢的最后面,正好有人下车,文迪一屁股墩在刚腾出来的座位上。
25、阿默德望了望四周,见有人不时地望向他这边,加上旁边还有一个鱼摊,他怕被别人知道,便道既然碰到了你,我正好有些事情跟你说一下。
26、真是天赐良机,附近正好有一根他所需要的非常结实的长棍子。
27、金钱只会让堕落的人更堕落,高尚的人更高尚,浅薄的人更浅薄,深刻的人更深刻。如果一个人怀有美好的理想,他又正好有钱,那他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28、正好有个男同学碰了她的书包,只见乐乐站起来,上去就给人家一拳,连踢带打不停手。
29、这时正好有三个人从他身边走过,一个形容憔悴的年轻男子,牵着一个娇柔清秀的小童走在前面,而身后却跟着一个虎步龙行的剑士。
30、前段较短,因画中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定名为《剩山图》,流落民间;后段画幅较长,现通称为《无用师卷》,后被清廷收藏。
31、枫叶的叶片呈龙爪形,正好有五个尖角,脉络分明,边缘有小小的锯齿。
32、大将纪灵这时候正好有事拜见袁术,路过这里,刚好看见一群士兵你推我攘的挤来挤去。
33、当你离开城市时,你正好有一辆汽车,那么尽可能多地装燃料,而非食物。
34、当时正好有一个外村来找活儿干的表叔也要去挑土,父母就让我和他一起去。正好有造句。
35、此事在军中一时传为笑谈,正好有沪上友人来访,听闻这件轶事后回到沪上到处传说,就连沪上的人士也知道夏夫人当得了夏军长的家。
36、当时正好有一列被称作“绿钢皮”的火车停在那里,即将驶往西安。
37、我负责把那些想要来与我们分羹的人拦住,手上正好有合适的‘小玩意’。
38、过时正好有个道学先生路过,便对他的学生说:“你们好好听着,他们两个这是在讲学呢!”。
39、狂妄是需要本事的,而我正好有。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