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带下病吃什么药最好

带下病吃什么药最好

2023-07-1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带下病吃什么药最好 中医治疗方法

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一种黏稠液体,如涕如唾,绵绵不断,通常称为白带。带下流出,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及局部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在发育成熟期和经期前后或妇女妊娠初期,带下可相应增多,不作病论。

根据带下的颜色不同,带下病具体又分为黄带、白带、赤带、赤白带、青带及五色带等。现代医学之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淋病性阴道炎等各种阴道炎症及盆腔、宫颈炎等是引起带下病的主要原因。

1. 白果黄芪乌鸡汤

白果30克,黄芪50克,乌鸡1只(约500克),米酒50毫升。将鸡宰杀洗净去头足,把白果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其口,与黄芪一起放入沙锅内,加酒及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加入调料。分次饮汤食肉,连服1~5天。可健脾补气,固肾止带。适用于脾虚型之带下。

2. 完带粥

炒白术、炒山药各30克,人参6克,白芍15克,车前子、苍术各9克,甘草3克,陈皮、荆芥、柴胡各1.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将上方10味药放入沙锅,煎汁,去渣,再加入洗净的粳米共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可健脾燥湿,疏肝理气。适用于脾虚型之带下。

3. 芡实莲子荷叶粥

芡实60克,莲子60克,鲜荷叶1张,糯米30克。芡实去壳,莲子去皮、心,鲜荷叶剪成块洗净,加糯米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煮至米熟,去渣饮粥,每日1剂,连服7天。可健脾益气,升阳除湿。适用于脾虚之带下。

4. 红枣糯米粥

山药200克,薏苡仁200克,荸荠粉50克,红枣50克,糯米1000克,白糖500克。将薏仁洗净加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煮至薏苡仁开花时,再将糯米、红枣加入,煮至米烂。将山药打成粉,待米烂时边搅边撒入锅内,隔2分钟后,再将荸荠粉撒入锅内,搅匀后停火。将粥连药一道装入碗内,加入白糖即成。

可补脾益胃,除湿止带。适用于脾虚之带下。

5. 佛手猪小肠汤

佛手片30克,猪小肠1段(50厘米),姜丝、黄酒各适量。将佛手片洗净,猪小肠用盐内外搓洗干净切成小段,加水400毫升,下姜丝、精盐、黄酒,煮熟,分2次服。适用于妇女带下,胸胁胀满不舒。

6. 虫草炖乌鸡

乌骨鸡1只;冬虫夏草10克,姜、精盐、葱、胡椒粉各适量。先将冬虫夏草用水浸泡20分钟,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将冬虫夏草置于鸡腹中,加入姜、葱、胡椒粉、精盐,炖鸡至烂熟,分2次饮汤食肉。可以温肾补虚止带。适用于肾虚带下。

7. 鸡冠花炖猪肚

鸡冠花30克,猪肚1个。将猪肚洗净,装入鸡冠花,并以线扎牢,入锅,加水,炖熟食用。可补虚健脾、清热利湿。适用于脾虚带下。

8. 三妙鹌鹑汤

鹌鹑1只(约100克),薏苡仁30克,黄柏12克,苍术6克。选肥嫩鹌鹑活宰,去毛及内脏,洗净;薏苡仁炒黄,去火气,备用;黄柏、苍术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即可食用。可清热燥湿,利水止带。适用于湿热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而稠,气味秽臭,小便短黄,口苦咽干,或下阴微肿,瘙痒。

9. 藕汁鸡冠花饮

藕汁半碗,红鸡冠花3朵,水煎后去渣取汁,用红糖调服。每天2次,连服5天。适用于湿热型带下病。

10. 木棉花粥

木棉花30克,大米250克,二物煮粥服用。每天1次,连服5天。适用于湿热型带下病。

11. 莲子红枣糯米粥

莲子35克,红枣12枚,糯米100克,共煮粥食用。每天1次,连服7天。适用于虚寒型带下病。

12. 黄芪炖乌骨鸡

乌骨鸡1只,黄芪60克,加水适量。将黄芪放入鸡腹内,放入少许盐,蒸烂食用。每天1次,连服5天。适用于虚寒型带下病。

13. 人参核桃汤

人参3克,核桃肉3个。将人参切片,每个核桃肉掰成两块,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熬煮1小时即成,随时饮用。可补气益肾。适用于带下清稀,量多,终月淋漓不断,腰酸如折,神疲乏力,小便清长频多。

14. 丝瓜白糖饮

老丝瓜1段,白糖少许。将老丝瓜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煮15分钟,稍晾冷,滤去渣,加入白糖,拌匀装入罐中即成。当茶饮用。可清热解毒而不伤阴。适用于带下量多,赤白相兼,五色杂下,质黏腻,如脓样,有臭气,腹痛,烦热口干,头昏便秘,小便黄。舌红,苔干,脉数。

15. 豆浆冲白果

生白果7枚,豆浆150毫升。将白果捣烂如泥,豆浆烧沸后,冲服白果泥,当茶饮用。可以健脾、除湿、止带。适用于白带量多,久下不止,神疲乏力,舌淡脉弱。16. 薏苡薄荷粥薏苡仁150克,薄荷15克,荆芥15克,葱白15克。

将薄荷、荆芥、葱白择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1500毫升,烧沸后,用文火煎10分钟,滗出原汁,盛于碗内。将薏苡仁淘洗后,置入锅内,加入药汁,置中火煮至薏苡仁开花熟烂,食用时,加盐调味即成,本品可作主食,宜常食。

可健脾渗湿,祛风散寒。适用于带下量多,黏腻,伴四肢沉困乏力或酸楚,不喜饮水,苔腻。

17. 黄豆鲫鱼汤

鲫鱼1条,白果2枚,黄豆30克。白果去壳;生姜洗净;黄豆洗净,用清水浸约1小时;鲫鱼宰杀,去鳞、鳃及内脏,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旺火煮沸,改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即成。有健脾祛湿、收敛止带之功效。

18. 木耳猪肝汤

黑木耳20克用温水泡发,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烧沸,再加入100克猪肝片及姜丝、精盐,用文火煮熟,撒入味精,淋入芝麻油,调匀即成。适用于妇女白带夹有赤色,有异味者。

19. 白果豆皮粥

豆腐皮80克,白果2枚,粳米50克。将白果去壳、心,与粳米、豆腐皮同煮粥。有敛肺定喘、收涩止带之功效。

20. 香稻叶粥

香稻叶若干,粳米100克,先煎香稻叶,去渣取汤,加入粳米煮粥。空腹服食。有芳香开胃,清热利湿之功效。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