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它是以五蕴为主,而分身、受、心、法四方面加以思维观察。简单地说,身就是色蕴,受就是受蕴,心就是识蕴,法就是想、行二蕴。
一、身念处的修行
是指对于自己的行、住、坐、卧等明了,做到观身不净。
身念处的修行目的:通过观察自身和外身,认识到众生都是不净的。
修习身念处要从观内身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不干净的;然后观察外身,即他人的身体,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执著,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既可悲又可怜的,由不得我们,死后身子变坏,剩下白骨一堆与尘土同住。
通过观察自身和外身,众生便可看到,众生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五脏六腑组成的,没有一样是干净的,而且最终是会变坏的,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
二、受念处的修行
是指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
受念处的修行目的:通过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受,发觉有受皆苦。
在认识了身念处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受念处,认识到感受是从六根而来,会产生快乐或苦恼,还要感受到不苦不乐的情形。
观察受的生起时,要知道它是从耳朵来还是眼睛来,还要知道它是怎样灭掉的。接下来要保持一心住在受念处,一心观察它,慢慢地就会发觉有受皆苦,因为受源源不绝而来,我们身不由己。
三、心念处的修行
是指当感受外境时,心的作用。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贪、嗔、痴等种种烦恼上。
心念处的修行目的:通过观察外境时心的作用,认识到心念是最无常的。
比如在静坐时,突然听到声音,是耳朵在感受,耳识在作用,心在耳朵上起作用,然后又跑到头脑中去想。这样慢慢地观察就会发现,原来心念在六根中跑来跑去,很快地生灭。佛陀说世界上生灭最快的就是心念,最容易观察到无常,所以要在心念处观察到心无常。
四、法念处的修行
是指法尘,比如想要骂人的心想就是法尘。
法念处的修行目的:通过观察五盖、五蕴、六根、六尘等,认识到一切法无我。
修习法念处,最先观察的是贪、嗔、睡眠、掉悔和疑五盖,因为这些使人没有定力,从而没有智慧。然后观察五蕴,还要观察六根和六尘,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一切法皆是生灭无常的,自己不能做主,处于不自在的状态,因不自在所以是苦。众生深深执着的就是我,只不过是法尘而已,所以要观法无我、一切法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