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裙的典故和出处是什么?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3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4:18

石榴裙的典故

  石榴裙的典故,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说“拜倒在某个女生的石榴裙下”的说法,令人很不解。那么什么是石榴裙呢?又为何叫“拜倒在石榴裙下”呢?石榴裙的典故有从和而来?下面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石榴裙的典故1

  1、石榴裙指的是什么?

  石榴裙是指绣着石榴花的裙子,石榴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果,因为它的果肉籽粒非常的多,所以有了多子的谐音,古人为了表示吉祥的美好寓意,经常在屋前种上一颗石榴树。

  2、与石榴裙有关的典故——“拜倒在石榴裙下”了。这个典故是从何而来的呢?

  相传,杨贵妃非常喜欢石榴花。在唐朝天宝年间,唐明皇为了投其所好,在华清池的西秀岭、王母祠中大量栽种石榴花。每逢到了石榴花开的'时节,这位风流天子便携爱妃去赏花游玩,两人常常设宴于花树之下,以饮酒作歌为乐。唐明皇常将杨贵妃的酒后粉颈与石榴花相比,看哪一个红得更为艳丽。由于宠爱美人,天子不理朝政,疏于政务,文武大臣们不敢指责皇帝,于是迁怒于杨贵妃,见了她拒不行礼,杨贵妃很生气。有一天,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并请爱妃献舞助兴,但是杨贵妃却将酒杯端起送到皇帝嘴边,耳语道:“这些臣子对臣妾非常不恭敬,我不愿意为他们献舞。”唐明皇一听,爱妃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这怎么能行?于是下令,所有的文武百官,见了贵妃一定要下跪行礼,如果不这样做,就以欺君之罪予以严惩。所有的大臣们无可奈何,只得遵从。从此之后,只要一见到杨贵妃,大臣们都要俯首叩拜。亦自此,“拜倒在石榴裙”便流传开来,成为一个典故。

  石榴裙的典故2

  1、红裙=石榴裙

  古人将石榴的果皮及花捣碎,研汁染布,再做成红色衣物,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

  2、拜倒在石榴裙下

  至于“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说法,则源自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唐明皇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迁怒于杨贵妃,对她拒不使礼。一天,唐明皇设宴群臣,邀杨贵妃献舞助兴。杨贵妃趁机向皇上耳语:

  “这些臣子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

  唐明皇感到宠妃受了委屈,下令百官,尔后见了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使礼,“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说法因此流传下来。

  3、权势→美貌

  不过,“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说法流传千年后,也转型了。唐代众臣“拜倒在石榴裙下”,是畏于杨贵妃的权势;今日的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则是指被女子的美貌所征服。

  历史故事的话:原来拜倒石榴裙这句话的由来是从杨贵妃而来的。

  看完这一篇文章,想必大部份的人都和笑游人间一样,对于“拜倒石榴裙”及石榴裙的由来感到茅塞顿开了。除了了解一些用语的由来外,也想起有句俗语说“寄话会多、寄物会少”。意指:请人代传话,原本十个字会变十一个字…二十个字会变三十个字。而请人代转交物品则是,东西愈转手东西变的愈少。

  会想起这段话主要是文章后面写到,原本拜倒石榴裙是意指屈服于权势,但这句话转了千年,却变成了拜倒在女子美貌底下,就如同,请人传话传到后面意思总和原意有所偏差,有时甚至偏差千里之遥阿。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