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3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23:42
红外线(Infrared)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760纳米(n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
红外线的波长大致界定在0.75至1,000微米,这当中又可区分为三个波长段:0.75至1.5微米的近红外线,1.5至3.0微米的中红外线及3.0至1,000微米的远红外线。
我们人体也是个放射体,放射的波长也是远红外线;气功治病也是来自于远红外线。人类自古以来,虽不了解远红外线的存在,但是在生活中却懂得使用远红外线。
例如利用沙浴、温泉浴来疗养,用的原理就是远红外线。栗子用沙来炒更香甜可口;地瓜用土块、石块来闷,外皮未焦内部已熟;这道理也是来自远红外线。用砂锅炖煮,食物更好吃,也是因为远红外线。
扩展资料
远红外线的特性
1、能被人体吸收,引起温热效应。
2、具有渗透力。
3、能引起体内物质的共振,以使人体细胞活化。
4、无副作用。所以远红外线用之于对人体的医疗与健康的维护上,深具有开发的价值。
构成们人体所有物质的分子,其共鸣及吸收波长领域,几乎都在4~14微米中,所以具备4~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放射体,虽然不需到达高热,对人体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远红外线放射体产生的磁波具有其他波长所没有的共鸣吸收、渗透力、温热效应,是促使人体健康最关键的作用。
远红外线
经探测自然界中之花岗岩发射之波长与生育光线十分类近。以此研发出人工生化陶瓷,以做为4~14微米的光线之放射源。
要检测远红外线是否为4~14微米的波长,在只有3处有仪器可检测:工研院、中山科学研究院与海洋大学。其方法是将远红外线放射体加热至约60℃,在此温度下测定其光谱,一般以各波长之放射率表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外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1:00
红外线就是在红光以外的、肉眼看不见的、具有热效应的光线称为红外线,是波长比可见光还要长,肉眼看不见的光段,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
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
扩展资料
红外线对眼睛的危害
不同光的波长对眼睛与皮肤会造成不同之伤害,在红外线波段引起的眼睛伤害主要是白内障、视网膜和角膜灼伤,以及在低强度光源下热辐射所产生的热压。若对眼球直接照射的曝光量大于一个临界值,不论哪个波段的光源,都将对眼球造成伤害。眼球中各组织对光源的吸收率都不同,且同一组织对不同波段的光源吸收率也不同。
角膜在IRA的红外线区段内吸收率很低, 波长接近1.4 μm时,IRB及IRC红外线波段, 角膜对光的吸收性变大。角膜和房水会吸收照射于眼睛内的辐射热能,若曝光量过大就会产生灼伤。另外,角膜对温度相当敏感,高功率的红外线会引起眼睛剧烈的疼痛感。
在高功率的光源短时间曝光时,虹膜传导的热能是白内障致病的主因,至于在低能量光源长时间曝光时,由于水晶体直接吸收热能,而引发白内障的病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外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2:35
红外线(Infrared)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760纳米(n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
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500μm 之间。
扩展资料:
红外线特点:
红外线波长较长,(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波长按由长到短顺序),给人的感觉是热的感觉,产生的效应是热效应,那么红外线在穿透的过程中穿透达到的范围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层次,如果红外线能穿透到原子、分子内部,那么会引起原子、分子的膨大而导致原子、分子的解体。
真的是这样吗,而事实上呢,红外线频率较低,能量不够,远远达不到原子、分子解体的效果。
因此,红外线只能穿透了原子分子的间隙中,而不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内部,由于红外线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间隙,会使原子、分子的振动加快、间距拉大,即增加热运动能量,从宏观上看,物质在融化、在沸腾、在汽化,但物质的本质(原子、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这就是红外线的热效应。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红外线的这种激发机制来烧烤食物,使有机高分子发生变性,但不能利用红外线产生光电效应,更不能使原子核内部发生改变。
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用无线电波来烧烤食物,无线电波的波长实在太长无法穿透到有机高分子间隙更不用说使其变性达到食物烤熟的目的。
通过上述我们知道: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大的波穿透达到的范围越大;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小的波穿透达到的范围越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外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4:26
红外线的定义:
红外线(Infrared)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760纳米(n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
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含热能,太阳的热量主要通过红外线传到地球。
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500μm 之间。
红外线的特点:
红外线频率较低,能量不够,远远达不到原子、分子解体的效果。因此,红外线只能穿透了原子分子的间隙中,而不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内部,由于红外线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间隙,会使原子、分子的振动加快、间距拉大,即增加热运动能量,从宏观上看,物质在融化、在沸腾、在汽化,但物质的本质(原子、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这就是红外线的热效应。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红外线的这种激发机制来烧烤食物,使有机高分子发生变性,但不能利用红外线产生光电效应,更不能使原子核内部发生改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红外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6:34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红外线,波长比可见光长的电磁波,波长在1毫米到770纳米之间,在光谱上位于红色光外侧。具有很强热效应,并易于被物体吸收,通常被作为热源。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在通讯、探测、医疗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俗称红外光。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外界红外线辐射人体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1] 。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通常治疗均采用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近红外微量照射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显著,尤以微血流状态改善明显。表现为辐照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现象减少,乳头下静脉丛淤血现象减轻或消失,从而对改善机体组织、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修复及功能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