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7 15:40
创新驱动是江苏转型发展的核心战略
国际上一种经济学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致要经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等阶段。一般来讲,在要素驱动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廉价的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投资驱动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带动。然而,随着投入量的增加,投资效益呈递减趋势。要破解这一难题,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唯一途径是推动经济发展进入更高层次的创新驱动阶段。一些创新型国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30%以下。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不同发展阶段,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同,要素配置的方式不同,具体发展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当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原有的优势会逐步削弱,发展路径受到明显制约,必须调整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转型。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朝着更高的发展目标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经济发展曾经历了两次重要转型,现在正处在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这一阶段主要是要素驱动,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加快经济发展。第二次转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国际化,这一阶段是投资驱动阶段,主要依靠扩大投资,增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新一轮经济转型,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转型,核心是实现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投资拉动、出口带动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新一轮转型与前两次相比,难度更大。江苏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大的规模,过去船小好掉头,现在块头大了,转身就不会那么轻松,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更加突出:一是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加剧。在全国各省、自治区中,江苏人口密度最高,人均资源最少,单位面积承载的环境压力最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资源约束不断强化,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换来高增长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层次偏低。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环节。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少,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江苏是外贸大省,外贸出口额占全国的16.5%,外贸依存度达到70%左右,国际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波及经济正常运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无论是高新技术产品市场,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都越来越激烈,依靠出口大幅增加带动经济增长受到了明显制约。另外,据有关部门分析,江苏对外技术依存度60%左右,许多关键设备、关键技术主要靠引进,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影响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综观国际经验和江苏的省情,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根本的途径是,把创新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使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006年,*、省*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出台了三个重要文件:一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二是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三是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意见。这些文件既提出了目标任务,又有明确的工作部署和*措施,起到了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2007年召开的全省工业大会,进一步提出要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2008年以来,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全省上下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十一五”以来,是江苏科技进步最快的时期,也是经济发展质量和稳定性、协调性显著提高的时期,不仅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的好势头,而且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企业强,则市强、省强。“十五”时期以来,江苏着重从三个方面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一,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
*、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调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这些*主要包括: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落实税收减免*,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行贴息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发展风险投资等。近十年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无论是*还是企业,科技投资都有大幅增长。2012年全省财政科技经费和企业研发投入分别达到257.24亿元和1080.2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7.2倍和5.1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80%以上。
坚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是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经验。例如,昆山好孩子集团,曾经是一个濒临倒闭的校办工厂,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最大童车制造商。他们每年用于研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4%。现在拥有300人的研发团队、累计5000多项专利,平均每天有两个新产品问世。主导和参与了童车行业80%以上国家标准的制定,参与了30多个国际标准的制定。由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五年来,年均增长12.9%。2012年,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的份额,美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欧洲市场占有率24%,全世界有4亿左右家庭使用“好孩子”产品。
第二,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过去,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创新能力弱。2005年,我们做过一次调查,全省只有25%的大中型企业设有研发机构。*、省*采取措施,实行创新*向企业倾斜,引导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十一五”以来,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新增3082家,建有率达到75%。与此同时,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222家,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10家。全省涌现了一批科技创新活跃的大企业。
第三,推动企业成为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集成环节。一项科技成果顺利“破茧化蝶”,产品“风行市场”,不仅有前期的发明、设计,而且包括了试制、批量生产、市场销售等过程,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市场的培育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些环节都需要企业来推进。如果企业不能成为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再好的技术成果也只能束之高阁。
为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主体,江苏加强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科研选题突出企业需求。鼓励高等学校、院所的科研人员深入到企业一线从事技术创新工作。二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向企业倾斜,吸引省内外的科技成果来江苏落户转化,形成科技成果应用先发优势。三是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性高、市场潜力大的项目,努力做到支持一个项目,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培育一家创新型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引进和转化科技成果,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大力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高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机制,是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的突破口。江苏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是大学和在校大学生最多的省份,也是科研机构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不少科技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其主要原因是“三缺”:缺少有效的合作机制,缺少足够资金支持,缺少创新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关键是必须解决这“三缺”的问题,打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阻隔,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通俗地说,就是要采取“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大赢家”的模式。循着这样思路,江苏从三个方面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路子。
第一,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积极推进开放型创新,面向省内外配置科技资源,构建长期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协同创新的战略同盟,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种主要的合作形式。
一是各级*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技术创新战略同盟。江苏分别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使江苏科技创新站到更高的起点。江苏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项目有1218个,中国科学院已有100多家院属单位、6000多名科研人员活跃在江苏创新创业第一线。中国工程院帮助江苏开展多个重大项目的科学论证,鼓励和支持院士参与江苏科研攻关项目。清华大学与江苏合作的项目有700多项、北京大学与江苏合作的项目有100多项。各市县*也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例如,苏州市与省内外50多所高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无锡市与中国科学院和省内外七所重点大学构筑“7+1”政产学研合作框架,在微电子、软件、电气工程、生物医药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项目,有的项目纳入了国家863、973重大科技项目。南京与东南大学合作共建“无线谷”,打造通信与网络技术创新基地和产业高地,已经有1500多名科研人员进驻。连云港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能源动力研究中心。这些合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是开发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共同建设创新基地。“十五”时期以来,各类开发区进入二次创业阶段,*、省*提出,开发区不仅要成为产业高地,而且要成为创新高地、人才高地。按照这一要求,开发区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创建了一大批产学研联合体。全省各类创新载体在孵企业2万多家,居全国第一。例如:苏州工业园区与中科院共建纳米技术研发和产业基地,已经集聚了5500名专业人才、160多家纳米企业,形成了微纳制造、纳米节能环保和纳米生物医药3个优势产业。无锡工业设计园,原来是传统工业小区,由加工制造向设计创造转型,已引进250多家工业方面设计机构,聚集设计研发人员3000多人,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00多件。昆山开发区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和昆山工业研究院,既出科研成果,又带动了产业的发展。清华大学研发的OLED技术在昆山开展中试,并建成生产线成功投产,该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常州科教城园区坚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实施“金凤凰计划”,创办和共建研发机构100多家,引进和孵化高科技企业500多家。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50多家,成为医药科研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三是企业与大学和科研单位“无缝对接”。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市场需求、新技术应用最敏感,在产学研合作中处于关键环节。推进产学研合作,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江苏出台多项*,支持各类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科研与生产无缝对接。截至2012年,江苏企业与省内外970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326家,博士后工作站500多家,结成各类“技术联盟”7000多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0多个,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3万多个
第二,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制约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产品,再走向市场,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出现“梗阻”,缺少资金是重要原因之一。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制约的瓶颈,*、省*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财政拨款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2004年起步就拨款3亿元,以后逐年增加,2008年增加到每年10亿元。为用好这笔资金,专门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由科技、金融、工业等多方面的专家组成。凡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江苏发展需要的项目,无论是来自省内还是省外、国企还是民企,都给予支持。这些专项资金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带动全社会科技投资1088亿元。自2004年至2012年,共支持839个项目,这些项目共获得授权专利5407件,其中发明专利1702件,在物联网、新能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纳米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产业链配套的重大项目群,80%的项目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部分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二是促进金融信贷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省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以信用担保的形式,引导银行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目前,全省已有39个县(市、区)实行了科技转化风险补偿资金的办法。三是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全省拥有各类创业投资机构超过45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1200多亿元,成为全国风险投资机构和管理资金最多的地区。苏州沙湖股权投资中心,管理资金规模近400亿元,累计投资高科技企业300多家,已有16家企业成功上市。
第三,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改革高校和科研院所人事管理*,鼓励科技人员走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创业、兴办企业。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创办企业。在*激励下,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应运而生。南瑞集团是南京自动化研究院科技人员创办的企业,现有员工18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3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员工3400多人。公司创办以来,有6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获专利授权577项,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继电保护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2012年销售收入达到270多亿元,已经成为继电保护设备生产全球五强之一。
发展新兴产业与自主创新互动并进
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每一次产业*都与科学技术的*性突破密切相关。当前,新的科技*和产业*正在孕育和兴起,突出表现在能源*、生物技术进步、新材料开发和信息技术突破,必将引发一批高速度、长周期增长的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也将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前一轮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产业*中,江苏主要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快速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环节,掌握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少,竞争力不够强。新的一轮产业*,我们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面临难得的机遇,只要抓住有利时机,就有可能赢得主动,实现跨越发展。
“十一五”以来,江苏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六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不仅构筑产业先发优势,而且抢占技术制高点。
新能源产业,围绕光伏、风电、智能电网等关联产业,突破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打造新能源研发、制造和应用基地。光伏产业,重点在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核心装备制造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全省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00多项,是全国光伏发明专利拥有量最多的省份。风电产业,着重突破较大功率机组制造技术,构建从关键配套件到兆瓦级整机的产业链,关键零部件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整机生产能力占全国的30%的市场份额。自主研发制造的6兆瓦机组是我国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标志着风电装备制造业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智能电网领域,成功突破电网安全稳定在线分析预警、电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继电保护等关键技术,高电压输变电工程控制与继电保护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新材料产业,拥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家和省属研究院所、2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每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近千件。近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年均增速达到59.2%。在纳米材料、碳纤维、硅材料、精密合金、光纤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并形成一定产业优势。纳米技术研究和应用总体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累计申请专利1500多项,有些技术创新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碳纤维领域,攻克生产设备和碳化工艺两大难关,高性能碳复合纤维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和封锁。硅材料领域,着重围绕提高纯度、提高转换率、降低能耗,攻克核心技术。目前,在节能环保、低成本制造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半导体关键材料、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电磁功能屏蔽材料等领域研发也取得多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