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17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20:44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虎门销烟 时间、地点、领导者:1839年6月3日、广东虎门、林则徐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原因:英国希望在中国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爆发: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 结果:清*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
对中国的影响: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 1856—1860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掠夺圆明园珍宝,并火烧圆明园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侵华罪行 *侵占我国大片领土:方式:通过强迫清*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
面积: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洋*队攻打太平军: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结果:1862年9月太平军击毙洋*队头目华尔
第3课 收复
阿古柏侵占(1865年)
背景 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企图*
“海防”与“塞防”之争
收复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大败侵略军
经过 1878年除伊犁外,重回祖国怀抱
中俄两国签约,清*收回伊犁
1884年清*在设立行省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战争
经过 爆发:14年日本侵占朝鲜国都汉城,又发动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主要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辽东之战、威海卫战役
签订时间:15年4月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割地、赔款、设厂、增辟通商口岸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经过:大沽——天津——北京;一路犯下滔天罪行
时间:1901年
赔款白银4.5亿两
《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清*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毁……允许……划定……
影响: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兴起时间:19世纪60年代
洋务派 主要观点:“师夷长技”,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统治
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以“自强”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 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
洋务派主要活动 创办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的评价: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 课 戊戌变法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爆发
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经过 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时间:18年6月到9月
变法内容:涉及*、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
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第8课 辛亥*
背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掀起民族民主*
兴中会 : 时间、地点:14年、美国檀香山
时间、地点:1905、日本东京
辛 孙中山创建*党 中国同盟会 *纲领:十六字纲领(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亥 经过 意义: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革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
命 各省纷纷响应,宣布
武昌 选举孙中山为中华*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中华*正式成立
结果:袁世凯窃取辛亥*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
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背景:民主、自由等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领导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新 主要阵地:《新青年》
文 运动前期 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化 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运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动 背景:*十月社会主义*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运动后期 代表人物: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主要活动: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创办《每周评论》
评价: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党的成立
背景(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经过 前期:北京学生举行*示威(口号) 大罢课
五四爱国运动 后期:上海工*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罢、拒)
意义: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条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早期组织的建立
时间、地点:1921年7月、上海
中国*党的成立 成立:“一大”召开 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主要内容: 选举*局和局*:陈独秀
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党,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第11课 北伐战争
背景 *一大:1924年*同*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的建立:1925年,广州黄埔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战争 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胜利进军 攻占武昌、江西,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孙传芳主力
胜利进军 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国民*运动失败 原因:*右派叛变*(四.一二反*政变)
影响:国民*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南京国民*的成立 时间、定都:1927年4月、南京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 时间、领导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
星星之火, 时间、领导者、地点:1927年9月、*、湘赣边界
可以燎原 秋收 过程、意义:从攻打城市到进军农村,开辟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时间: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会师的双方:朱德、陈毅和*率领的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为军长、*为党代表)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背景(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 开始:时间、地点、初期的路线:1934、10、**根据地、湘江 乌江 遵义
军 时间、地点:1935年1月、贵州遵义
不 经过:遵义会议 主要内容:解决…取消…肯定…确定…确立…
怕 意义: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远 长征后期路线:四渡赤水 金沙江 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征 胜利 两次会师: 1935年吴起镇会师、1936年三大主力甘肃会师
难 意义:粉碎了*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转危为安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九 时间:1931年9月18日
一 概况: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八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致使东北三省沦陷
事 中国各界反应 人民: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侵略,在东北组织抗日义勇军
变 *:派杨靖宇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队
背景: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西安 概况:张、杨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
事变 结果:在*等各方面的努力下,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南进发,企图占领华北
卢沟桥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
概况:日军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南京大* 时间:1937年12月
概况:*中*民达30万人以上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时间 :1937、9
平型关大捷 地点 :山西平型关
概况:八路军115师歼灭日军一千多人
意义: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时间:1938
台儿庄战役 地点:山东台儿庄
概况:*李宗仁率军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意义: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背景:日军主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及其领导的军民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指挥、意义:彭德怀、是抗日战争中,中*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时间:1945年4月
中国七大 地点:延安
主要内容:制定了党的*路线
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局部*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五单元 人民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背景:抗日胜利后,人民渇望和平,而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争取国内和平
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
结果: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爆发 时间:1946年6月
内 标志:蒋介石进攻中原区
战 转战陕北
烽 时间:1947年夏
火 挺进大别山 概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意义:严重威胁了*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背景: 人民*经过两年作战,消灭大量敌军,与*进行主力决战的时机已成熟
三 辽沈战役: 1948年,林彪、罗荣恒率东北人民*东北全境
大 淮海战役: 由陈毅、*等指挥。此战的胜利奠定了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战 平津战役: 此战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北平和平)
役 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3日南京,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政权垮台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办实业的目的: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状元实业家张謇 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办实业的历程 一战期间,其企业获得较大发展
一战结束后,纱厂陷入困境,被吞并
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民族工业萌芽,但难以生存发展
辛亥*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华侨竞相回国投资
各个时期 一战期间: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战结束后:发展受挫
中国近代民族 抗战胜利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
工业的曲折发展 受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特点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交通:轮船、火车
通讯:电报
照相和电影从西方传入中国
文化生活的变迁 外文报纸和中文报纸的创办 、商务印书馆的成立
社会习俗的变化: 旧俗(男子留辫、女子缠足、翎顶补服、跪拜礼等)
新风(剪辫、禁缠足、中山装、握手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有限性:在城市才有大的变化
第七单元 第21、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二)

科学技术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京张铁路
揭开制碱奥秘的候德榜
魏源:编《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激励人们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
新式教育的开端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
清*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张之洞请废科举)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
郭沫若:《屈原》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讴歌文明,鞭鞑黑暗的文学、艺术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徐悲鸿:《愚公移山》、马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22:02

七上历史提纲
——必背部分
一、远古居民
1、元谋人:云南 170万年——我国最早
2、北京人:北京 70—20万年
打制石器、天然火
3、半坡人:陕西 粟(黄河流域)
——世界最早
4、河姆渡人:浙江 稻(长江流域)
三、传说时代
1、人文始祖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禅让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尧舜禹传位。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3、大禹治水
六、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西周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2、齐桓公称霸 第7课 春秋五霸
八、社会变革
1、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重农轻商)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推行县制,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影响: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甲骨文(第9课)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3、司母戊鼎(第9课)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十、孔子与百家争鸣
1、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思考,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2、百家争鸣
墨子:墨家,兼爱,非攻。
孟子:儒家,仁政,民贵君轻。
韩非子:法家,“法”治,*集权。
老子庄子: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十三、秦帝国的兴亡
1、都江堰(第11课)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秦统一中国 原因:P。
意义:公元前221年,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3、陈胜、吴广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政权:张楚。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十四、秦始皇建立*集权的措施
1、*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分为36郡,郡下设县。
2、思想上:焚书坑儒(小字部分)。
3、经济、文化上: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是六尺),书同文(统一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推行隶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4、军事上:修万里长城。作用:以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集权制度。
5、评价秦始皇?
十五、汉武帝大一统
1、思想上: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上: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在*设司隶校尉,在地方在13个州部设刺史。
3、军事上:出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4、对外交往:开拓了丝绸之路。
5、作用:*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十六、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目的 联合西域
2、西域都护:前60年(西汉末年)地区正式归属*统辖
3、丝绸之路 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4、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十七、十八、秦汉文化
1、蔡侯纸 西汉前期,已经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做造纸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
2、佛教 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3、道教兴起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东汉末年。
4、《史记》 司马迁撰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该书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二十、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 曹操对袁绍 曹操统一北方。
2、赤壁之战 曹操对孙刘联军
——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三国时期:
220年,曹丕,魏,洛阳;
221年,刘备,蜀,成都;
222年,孙权,吴,建业。
举例:淝水之战(东晋与前秦)以少胜多
二十一、南方经济的发展
1、原因: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南方比较安定。
2、表现:纺织技术、灌钢法、青瓷烧制、城市繁荣。P110
二十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改革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要求南迁的鲜卑人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2、作用: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如胡食、胡服、胡床、胡乐、胡舞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P115
二十三、祖冲之与圆周率
比欧洲早1000年
二十四、王羲之(书圣)与《兰亭序》
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23:36

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元谋人
时间: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2、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黄河流域)
二 、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人
时间 :距今约六千多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水稻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2、半坡人
时间: 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市半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三、神奇的远古传说
1、华夏族的形成 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3、黄帝——人文初祖 (后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有许多发明创造:做兵器,造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当时采用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的依据:有德有才)
尧:节俭、朴素、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
禹:治水有功。

考点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夏朝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2、*制度:启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二、商朝
1、建立:约 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三、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大败商军。灭商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2、*经济制度:分封制,土地国有制。
3、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四、东周
(1)春秋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
齐桓公:最先称霸:管仲改革,“尊王攘夷”,葵丘会盟。
晋文公:“退避三舍”。
楚庄王:问鼎中原。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形势图) (东齐、西秦、南楚、北燕、赵魏韩在中间。)
(3)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
2、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3、影响: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付出血的代价;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同时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和他的献身精神。

考点 3:统一国家的建立
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秦朝的统治与秦末农民战争
(1)秦朝的统治
1、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秦始皇图)
2、秦始皇加强*集权的措施:
建立*集权;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控制思想。
3、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考图)
4、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集权国家。
(2)陈胜吴广
1、地点:大泽乡(安徽)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在这次的推动下,刘邦项羽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具有*首创精神。
二、汉朝的统治
1、西汉
时间:前202年,刘邦建立,都城长安。
汉初:郡县制,分封制,休养生息*。
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统治时出现大一统局面。
2、东汉:时间:25-----220年。建立者:刘秀。都城:洛阳。
三、秦始皇,汉武帝
(一)秦始皇——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
功劳:1、实现统一,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主义的*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4、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开发南疆。
过 :统治残暴: 赋税繁重,刑法苛严,兵役徭役繁多,加速了秦朝灭亡。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措施:1、*: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决王国问题,加强*集权。
2、经济: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统一铸造五铢钱。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4、军事: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结果:出现大一统局面。
四、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地区。
目的: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受汉武帝派遣,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影响:第一次了解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像和汉朝交往的愿望。
第二次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丝绸之路
开辟时间:西汉汉武帝时。
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地区,到达中亚、南亚、西亚,再转运到大秦。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好不容易打完,采纳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01:28

对不起呐,我不想打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