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3:52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15:42

生物可遗传变异有3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我们往往把前两者叫做突变。
基因突变是某个基因上的某些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可产生新的基因。对于基因突变的生物而言,如果发生在可表达的基因(编码区)上,则会导致性状的改变,如发生在非编码区或内含子上,或者发生突变后编码的氨基酸种类不变,都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而基因突变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会遗传给后代,如发生在体细胞中,就不遗传了。
染色体变异是指因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从而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改变。一般来讲,染色体变异后的个体性状一定会受影响的,很多变异个体会死亡,或者不育。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中最普遍的现象,它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才会发生的,主要是在减数*中染色体的重新组合,就像把积木推倒重搭建一样,没有产生新的基因,只是用原有的基因重新组合而已。不论是本体还是后代,只要是有性生殖生物,基因重组都是主要原因。
若要说他们的关系,应该是生物变异的三种不同原因,其中基因突变是最根本原因,染色体变异是主要原因之一,基因重组是主要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15:42

基因重组是对基因的重新排列组合,不影响基因(序列)本身。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序列,某些突变可能导致基因功能改变。
对于人体本体,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疾病。比如原癌基因的一些突变可以引发肿瘤。基因的突变和重组如果不是发生在生殖细胞上,是没有遗传性的。如果生殖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则后代可能出现一些连锁基因的性状分离(参考果蝇实验)。如果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后代可能出现一些亲代不具备的形状、表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