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电话时应注意哪些细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5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7:44

拨打电话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情,也是处理事务的必须。但什么时候打,说些什么,怎样说,这些细节都应注意,否则会给人留下不礼貌的印象。

时间适宜

要打成功一个电话,首先就应该明确:通话惟有在适宜之时进行,才能事半功倍。打电话若不考虑时间问题,往往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无事生非,漏洞就大了。

(1)选择时间:打电话应当选择适当的时间。按照惯例,通话的时间原则有二:一是双方预先约定通话时间,二是对方便利的时间。

一般说来,若是利用电话谈公事,尽量在受话人上班10分钟以后打电话。在用餐之时拨打电话,也不合适。

拨打公务电话,尽量要公事公办,不要有闲言碎语。也不能在他人的私人时间,尤其是节假日时间里,去麻烦对方。另外,要有意识地避开对方通话的高峰时段、业务繁忙时段、生理厌倦时段,这样通话效果会更好。给国外通话,一定要注意时差问题,否则难免出洋相。

(2)通话长度:在一般通话情况下,每一次通话的具体长度应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基本的原则是:以短为佳,宁短勿长。千万不能如泻堤之水,滔滔不绝。

在电话礼仪里,有一条“三分钟原则”。实际上;它就是“以短为佳,宁短勿长”原则的具体体现。它的主要意思是:在打电话时,发话人应当自觉地、有意识地将每次通话的长度,限定在三分钟之内,尽量不要超过这一限定。

(3)体谅对方:发话人在打电话时,应当善解人意,将心比心,对受话人多多体谅。不论彼此双方关系如何、熟识到哪种程度,对于这一点都不要疏忽大意。在把握通话时间时,尤须对此加以关注。

在通话开始后,除了自觉控制通话长度外,必要时还应注意受话人的反应。比如,可以在通话开始之时,先询问一下对方,现在通话是否方便。倘若不便,可约另外的时间,届时再把电话打过去。

倘若通话时间较长,如超过三分钟,亦应先征求一下对方意见,并在结束时略表谦意。

在对方节假日、用餐、睡觉时,万不得已打电话影响了别人,不仅要讲清楚原因,而且不要忘记说广声“对不起”。

内容合理

根据礼仪规范,发话人要做到内容简练,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事先准备:每次通话之前,发话人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最好的办法,是把受话人的姓名、电话号码、谈话要点等必不可少的内容列出一张“清单”,这样一来,由于准备充分,通话时便可照此办理,就不会再出现打错电话、现说现想、缺少条理、丢三落四的情况了。另外,拨号的同时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电话接通后,首先要自报家门:“你好!我是某某,劳驾请让某某某先生接电话好吗?”或者“你好!我是某某某,请问某某小姐在吗?”注意:电话接通后说好第一句话直接影响实际效果。

(2)简明扼要:在通话之时,发话人讲话务必求务实,不求虚假客套。问候完毕,即开宗明义,直入主题,少讲空话,不说废话。绝不可哕嗦不止、节外生枝、无话找话、短话长说。

使用公共电话,而身后有人排队时,一定要自觉主动地尽快终止通话。切勿当众发嗲撒娇,大演爱情戏剧,或是故意拖延时间,与排队者作对。

表现文明

表现文明,具体说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细节:

在通话时,发话人不仅不能使用“脏、乱、差”的语言,而且还须铭记,有三句话非讲不可,它们被称为“电话基本文明用语”。它们所指的是:

其一。在通话之初,要向受话人首先恭恭敬敬地道一声:“您好!”然后方可再言其他。切勿一上来就“喂”对方,或是开口便讲自己的事情。

其二,在问候对方后,接下来须自报家门,以便对方明确来者何人。这里有四种模式可以借鉴。第一种,报本人的全名;第二种,报本人所在单位;第三种,报本人所在单位和全名,如说:“你好!我是某某公司的某某某。请问……”;第四种,是报本人所在单位、全名以及职务,即在某某后加上你的职务,便于对方理解和适应场合对话。其中第一种模式适于日常的私人交往,后三种多用于公务交往,而第四种又最为正规。

其三,是在终止通话前,双方预感即将结束的片刻,发话人应主动先说一声“再见”。要是少了这句礼貌用语,就会使终止通话显得有些突兀,并使自己有礼始而无礼终。那同样会使对方受到伤害和不解。

发话人在通话时,除语言要“达标”外,在态度方面也要好自为之,不可草率。

对于受话人,即使是对下级,也不要厉声呵斥,态度粗暴无理;即使是对领导,也不要低三下四,阿谀奉承。

电话若需要总机接转,勿忘对总机的接线员(也称话务员)问候一声,并且还要加上“谢谢”。另外,“请”、“麻烦”、“劳驾”之类的词,该用的也一定要用。

碰上要找的人不在,需要接听电话之人代找,或代为转告、留言时,态度同样要文明有礼,乃至要更加客气。

通话时电话忽然中断,依礼节需由发话人立即再拨,并说明通话中断系线路故障所致。万不可不了了之,或等受话人一方打来电话。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