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1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10
1、要具备某项专长;
2、掌握教育规律和教学方式方法;
3、有一颗包容心、耐心和爱心;
4、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
5、善于总结思考,懂得因材施教;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育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如果自身不具备完善的知识系统和良好的方式方法,是不可能把知识有效率的传递到学生那里。
强迫式的教育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实施理念,首先是兴趣的培养,然后是教师的魅力,学生的兴趣激发,在于教师的良好的表达和精彩的课堂设计,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和包容心,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工作不是流水线工作,面对的不是一台台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有思想、有血有肉的人,每个人又是独特的个体。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就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家庭教育背景等有的放矢,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有有层次的课堂和针对性的辅导。
学生作业是教学成绩的直接检验,也是教师总结课堂的最直接手段,批改作业的同时,反思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10
做了多年教育工作的人对于这个简题,似乎是不言而喻,不必多视的了。但实际上这个固题拜未解决,认澈还很不一致。例如,有的人靓,我当教具就是教书,我把功裸教完就完成了任务。有的人靛,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耍培养有文化修养的人。还有的人靓,要培养现代的人,使学生覆了书之后,在现代社会里发展他们职业上的才能,得到幸福。这些认款对不对呢?我认为都是不对的。这里,最大的一个错误是对教育工作缺乏阶极观点和*观点。在阶极社会里,教育从来就是一种阶极斗事的工具,教育机关从来就是扰治阶叛溶化其它阶极的机构。 我俩可以从历史上很清晰地看出这一点。不管哪一个阶极登上历史舞台,都是要用本阶极的意撤形态去溶化其它阶极的。例如,我国清朝的封建杭治阶极曹粳倾布一部、圣渝广Dll》,其中有一段韶:“古者家有塾,党有序,州有序,国有学,固无人不在所教之中。专其督率之地,董以师濡之官,所以*材而厚夙俗,合秀顽强儒,使之归于一致也。”这不是明白地告拆我们,封建扰治阶极妄图用教育的手段来溶化劳动人民,让劳动人民归到他们那里去和他俩一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