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应如何有效培养幼儿心理健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53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5:54

其实,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像这样,乐观的心理总会带来快乐明亮的结果,而悲观的心理则会使一切变得灰暗。不仅如此,这对他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影响。
培养自信,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得到肯定和赞赏,即使同时指出不足也不要紧;消灭自信,最好的办法也莫过于经常性的否定和指责。
在完成《心理学原理》这部书稿之后,我便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孩子健康心理这个话题。*的心理有一部分是孩子心理的演变,有一部分则只在*的社会中才有。因此我必须单独来谈这个问题。
对于教育来说,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应对方法,就像了解一部机器的内部构造一样重要。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它们的各种诱导方法和结果,哪些行为仅仅是来自心理而不是理智、道德和情感,哪些心理导致积极的行为而另外一些心理导致消极的行为等等,都是教育者应该研究的问题。承认心理因素的存在,是现代教育的重大进步。
存在于孩子身上的心理状况、心理反应,就像一条隐秘而又曲径通幽的林中小路,它时而平缓、宽广,时而又狭窄、荒芜。
1.让孩子乐观面对生活 。我认为,应该教育孩子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理去面对身边的一切事情。 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又如同花蜜吸引蜜蜂一样会将各种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事情因此也就有了改变的可能。当孩子早晨醒来时,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我的上帝啊!又是早晨了!”那他在这一整天可能都会无精打采,而他如果想到的是“早晨真好!”,那么充满快乐的一天真的就开始了。
如果两个身陷沙漠的人都只剩下半壶水时,一个想到的是“天啊,只有这么一点水了,我快被渴死了”,另一个想到的却是“我还剩下半壶水,在水喝完前,我想我会找到水源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就这样不同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每当小斯宾塞有些消沉时(这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我总是笑着对他说:换一种眼光,你会发现一切都和原来一样美好!
我曾经给小斯宾塞讲过一个乐观弟弟和悲观哥哥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影响着小斯宾塞的心理。
有一位年老的父亲,他有两个儿子,他们都很可爱。圣诞节来临前,父亲为了考验一下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送给他们完全不同的礼物,在夜里悄悄把这些礼物挂在圣诞树上。第二天早晨,哥哥和弟弟都早早起来,想看看圣诞老人给自己的是什么礼物。哥哥的圣诞树上礼物很多,有一把气*,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还有一个足球。哥哥把自己的礼物一件一件地取下来,并不高兴,反而忧心忡忡。父亲问他,是礼物不好吗?哥哥拿起气*说,看吧,这支气*我如果拿出去玩,没准会把邻居的窗户打碎的,那样一定会招来一顿责骂。还有,这辆自行车,我骑出去倒是高兴,但说不定会撞在树干上,一定会把自己摔伤的。而这个足球,我总会把它踢爆的。父亲听了没有说话。 弟弟的圣诞树上除了一个纸包以外,什么也没有。他把纸包打开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在屋子里到处找。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说,我的圣诞礼物是一包马粪,这说明肯定会有一匹小马驹就在我们家里。最后,他果然在屋后找到了一匹小马驹。父亲也跟着他笑起来:“真是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啊!”
其实,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像这样,乐观的心理总会带来快乐明亮的结果,而悲观的心理则会使一切变得灰暗。不仅如此,这对他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影响。
2.最好的帮助是给他信心
如果你什么都已经做了,那就再做上一点——给孩子信心。
自信是生命中积极、肯定的力量,正如乐观的心理一样。它是早晨露珠中闪亮的光泽,它是雨后树叶上动人的绿色,这是生命中没有尘埃的宝石,是每一个孩子走向成熟和成功的源泉。
每一个*都会明白,人在很多时候,是因信心而拉近了与目标的距离,而不是目标直的就那么近在咫尺。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当他拥有自信时,他会对陌生的东西不那么畏惧。他希望成为它们的一部分,而后来真的也就实现了。
培养自信,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得到肯定和赞赏,即使同时指出不足也不要紧;消灭自信,
最好的办法也莫过于经常性的否定和指责。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孩子,由于家庭贫困,或者自身条件差,也由于外界的歧视和不公,他们得到的肯定和赞赏少得可怜,而他们受到的各种打击却像空气一样包围着他们。他们也曾企图反抗,但柔弱和善良的天性是反抗的最大阻碍,他们还保持着对周围世界的那么一点点信任,但他们得到的常常是厌恶和抛弃。刚刚燃起的生命之火,又迅速面对狂风骤雨。
这种内心的历程一旦被描述出来,人们一定会大加同情,可它总是以不容易看见的方式在一些人的内心进行。渐渐地,这些人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去反对自己,厌恶自己,为一点小小的过错而惩罚自己;或者干脆站在人群的对立面,讨厌他们,憎恨他们。
不自信的孩子常常对自己进行过度的自我惩罚,他们恐惧与人交往。不自信的孩子对知识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又使他们远离知识,并不是他们对于知识没有兴趣,而仅仅是因为这些知识总与别人以及周围人对的歧视和不公相联系。
我认为,人最大的罪恶莫过于对另一个人生命的杀害和对别人心智信心的毁灭。一种是从物质、肉体上让消亡,另一种是从心智上把人彻底地*。
因此,我认为应该告诉孩子们,生命和心智都属于自己,来到世上是上帝的恩赐,不管成绩好与不好,长得丑与美,家境贫困或富有,上帝给每个人的权力和智慧都是均等的。
要经常给孩子说,失败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正如快乐和胜利一样。要相信自己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无可替代的,是母亲的孩子,父亲的小朋友。
永远不要对一个孩子绝望,就像永远不要对自己绝望一样。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可爱之处,不要吝惜你的赞赏和同情。
在这一点上,我一直都是这样对待小斯宾塞的。我还认为: 如果我不能给孩子财富,那就给他寻找财富的信心。 如果我不能给孩子智慧,那就给他获得智慧的信心。 如果我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就给他生活的信心。 3.让孩子懂得珍爱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为孩子未来生活作准备”,它是一切教育行为的起点。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本能地开始认识自我了。他会在3岁时就注意自己的长相。他会对着小镜子一一把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认识一遍。稍大一些之后,大约从7岁开始,他们喜欢暗地里将自己的身体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希望找到自己身体与自己心智、性格、能力方面的联系。这是孩子最早的自我认识。再进一步,进入群体生活,他们会对自己在群体中承担的角色感兴趣,模糊地把自己的身体联系起来(孩子总是从具体、感性的东西开始某项认识的)。这时,心理上的自我认识就开始了。
我认为,在心理上的自我认识,将会是孩子以后性格的基础之一,应该像告诉孩子们懂得自我保全一样,告诉他们珍爱自己。珍爱自己,就不应该因外界的评价好坏而动摇。我们清楚,每一个孩子,他们都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担当不同的角色,重要的不是角色怎样,而是在每一个角色中,自己怎样:满意自己吗?富有爱心和同情吗?有责任心吗?快乐吗?在思维上不断在进步吗?
我从来都这样认为,一个人是否高贵,不在于别人怎么看他,而在于他自己怎样看自己。这一点只要有一些人生阅历和历史知识的人相信都会赞同。
一次,小斯宾塞回来告诉我,他们班上要排演一出莎士比亚的话剧——《威尼斯商人》,老师让他扮演安东尼。他希望我帮他背一背台词,讲一讲每个情节中的人物心理。我当然很乐意,要知道,小斯宾塞尽管阅读能力超群,但口头语言表达是比较差的,我想,正好可以让他练一练。
两周以后的一天,小斯宾塞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他说,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他的台词说得像个哲学家,一点感染力都没有,决定让他放弃这个角色,只在幕后念旁白。我告诉他说,“念旁白也很好啊,它能有力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但小斯宾塞显然对念旁白不感兴趣。
晚饭后,我们决定到屋后的花园里走走。那是一个宜人的春日黄昏,玫瑰花的叶子已经绿肥了,葡萄架上的葡萄藤也发出了新芽。满地的蒲公英绽放着一丛丛*的花絮。我走过去,随手拔起一丛蒲公英说:“我想把这些蒲公英拔去,只留下玫瑰花。你认为怎么样?”
“可是,这些蒲公英也挺好的,一定要这样做吗?”小斯宾塞有些不舍地说道。 我停下来,站起身说:“是啊,这些蒲公英也是美丽的,尽管它只是蒲公英而不是玫瑰。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别人,但只要他成为自己,这也是符合上帝的目的的。”
小斯宾塞似乎明白了我所说的,他又高兴起来,要求继续练习旁白,演出的那天,我去了,并托老师转送了一束蒲公英给小斯宾塞。那晚,他的旁白念得好极了。
过了很多年后,我在整理小斯宾塞的旧书时,在那本莎士比亚的剧本里,发现了一束淡黄的、压成薄片的蒲公英。
4.让勇气给孩子带来希望
我无法确定勇气是否完全属于心理学的范围,因为它常常需要很多其他的因素来支撑;我也不能说,勇气就是勇敢的行为。但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勇气就意味着希望。
勇气常常在面临困难和恐惧时才会产生,当然也常常在同样的时候消失。勇气是自我力量和智慧的肯定,是对待事物的一种积极心态,是内心不再犹豫的判断。
几乎所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是否具有勇气和怎样具有勇气这一问题。 我认为,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勇气,告诉他们经常以积极和投入的心态面对问题。当一个人不断从心理上积极暗示自己时,他的反应能力、兴奋程度和判断力、想像力、记忆力都大大提高,从而有助于他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相反一旦失去勇气,则常常陷入自我谴责、自我畏惧的心理状态中。
勇气还有助于促使孩子作出比较、选择,“不这样,难道还会有更好的办法吗?”使之果断地作出选择,并为之付出努力。
培养勇气的办法和培养一个人的自信心一样,鼓励、赞赏、肯定是最好的良药。其次就是在生活中的尝试和磨砺,并确定令人激动的目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5:55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幼儿园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这方面研究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当前,许多幼儿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如:怯懦、任性、自卑、自负、嫉妒、过分敏感、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等。因此,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有效途径对幼儿心理素质培养呢?
  谈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幼儿确立自我,促进自己适应环境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水平低,不能正确估计和评价自己。帮助幼儿确立自我意识,使其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别人,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特别是要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心理平衡,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能顺利地步入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